美邦創始人認為,服裝行業不會像高科技行業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輪廓、剪裁、版式,都是發生輪回的變化;只要在圈子里,聽到改變抓緊改,就不會落伍。
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語言,找到了自己,但周成建也強調要跟年輕人學習:"今天年輕人的思維方式邏輯更時代化,像我自己更多是一個經驗性的復合型人,年輕人是很理性、專業性的復合型人,我們不向他們學習肯定是難以突破的。"
2021年1月20日,上海,美邦服飾總部。《投資者網》與美邦服飾創始人周成建先生,展開深入訪談。
作為國內服裝行業曾經的龍頭,美邦服飾近年來做出不少改變,包括管理層、品牌體系、線下門店。周成建一直堅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美邦服飾要在熟悉的領域,從0回到1。回歸圈子、做年輕人的朋友,是周成建談到最多的詞。訪談中,這位美邦服飾的創始人謙遜、誠懇,娓娓道來對人生的反思。經歷繁華后,美邦服飾和周成建準備"做減法",做風格的減法、做渠道的減法、做欲望的減法。2020年,一場不期而至的疫情對零售業產生沖擊,美邦服飾也被裹挾其中。"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時候的開始",周成建如此描述特殊時刻。在他看來,如果目光向前,當下的美邦服飾處于至暗時刻,但反過來,美邦服飾又處于蛻變的起點。訪談過程中,洗盡鉛華的周成建不斷反思個人與美邦服飾的過往。他坦言,"美邦在歷史上有很多能力到今天為止和市場、社會比,有很多能力都是領先的。但非常遺憾,這些領先的能力,由于我自己的不成熟,不斷地被放棄,這個是很值得我自己去思考,也很值得我們未來怎么去思考的問題。"2008年,美邦服飾達到了巔峰。公司不僅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周轉率也位于全球服裝行業的前列。周成建回憶,當年美邦服飾單季度售罄率高達97%。不過,受行業環境、外資快時尚涌入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美邦服飾逐漸進入低谷。這個階段,周成建比喻為"付學費",并表示對不住消費者、合作伙伴。
起起伏伏間,周成建也在反思好公司的定義。在他看來,好公司必須具備兩種維度。其一,從投資者角度的盈利能力;其二,從消費者角度的產品舒適度競爭力。這兩個維度,美邦服飾在低谷期都沒把握好。不過,人生中總要經歷坎坷,才能對自己更有認知,才能更有收獲。任何蛻變,都是從自我重新認知開始。"我自己現在情緒和心態比以前好的時候要好,好的時候自己比較不成熟,也不太愿意傾聽市場、傾聽行業專業的建議,現在回過頭來看曾經有很多人給我提過建議,根本沒聽懂或者沒有認真聽",周成建如此坦誠。萬宗歸一,周成建也把與職業經理人的磨合問題歸結到自身,"我希望自己有機會成熟起來,有機會學會去識別經營管理者,學會清楚制定非常清晰的管理規則,同時要做透明的監督機制和授權機制,這樣真正叫企業化。"回想那段低谷期,美邦創始人不斷總結、反思、感嘆。出圈,即一點點遠離服裝圈,是周成建最多的思考點。智者多行動,這是一句西方諺語。在多個場合,周成建曾說自己是一個裁縫。不過,美邦創始人認為過去某些階段,自己并未知行合一,即游離到了服裝圈外。如今,周成建開始回歸圈子,回歸服裝行業,這是他近些年做出的最大變化。而回歸最高效的途徑,就是學習。"無論是行業內還是行業外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美邦創始人邊反思邊展望,"怎么學習這個很講究,我以前有點無序學習,學不該學的東西,包括到處學商學院讀書,這個就我說你要有選擇性、目的性地學習、更重要的是信息篩選性地學習,這個非常重要。"
回歸服裝圈學習,就是與全球時尚界的大師、世界營銷的大咖、設計創業的牛人做伙伴。美邦服飾巔峰的時候,周成建也曾與他們朝夕相處。他回想起,倫敦、米蘭、東京、香港、上海的商業街新開什么店,自己可以同步知道,并且如數家珍。
不過,人最難的是了解自己、管理自己。在周成建眼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智商,而是態度、認知,即自己能什么、不能什么、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此,周成建決定回歸服裝圈,即重新和行業內的人打交道、學習,學會聽懂培養識別、認識的能力。"我要重新回歸行業內'混日子',重新和行業內打交道和行業內學習,這個首先要回歸圈子,同時自己要真正把行業內的競爭、趨勢聽懂,首先要學會聽懂,有識別能力、認知能力",周成建下定決心。回歸圈子是邁向認知的開始,也是找回過自我的旅程。周成建告訴《投資者網》,回到服裝圈后,發現曾經合作過的優秀專業人士還是那幫人,也有一些年輕崛起的,但新生代也是和那幫人混在一起,比如曾經優秀的配搭師、攝影師、造型師。
"圈內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也沒有發生我聽不懂的變化,還算能混的進去,跟他們混在一起不算那么out。"
美邦創始人認為,服裝行業不會像高科技行業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輪廓、剪裁、版式,都是發生輪回的變化;只要在圈子里,聽到改變抓緊改,就不會落伍。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語言,找到了自己,但周成建也強調要跟年輕人學習:"今天年輕人的思維方式邏輯更時代化,像我自己更多是一個經驗性的復合型人,年輕人是很理性、專業性的復合型人,我們不向他們學習肯定是難以突破的。"想做好衣服的周成建,不斷強調回歸。回歸圈子,回歸本能的自由,即軀體健康、身心健康,軀體自由,身心自由。回歸圈子,做年輕人的學生,周成建所有的落腳點,都將體現在美邦服飾的重構上。"我近半年來一直在梳理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排序,一個一個擊破,重新把行業領先的能力做出來。我們也不急于把所有能力一下子做到,先去分析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馬上能做到的能力是什么。一個是按需要排序,一個是按自身可能性先后排序。"對這個問題,周成建花了很長時間思考。在他眼中,重構、回歸就是重建做衣服、賣衣服的能力。"在傳統時代可能有能力做衣服就有機會賣出去,今天可能要反過來,有多大能力賣衣服基于賣衣服的能力去做衣服,這個是需要去做調整的。"由賣衣服推至做衣服,未來的美邦服飾,會用可復制的標準化管理。所謂標準化,就是更加系統、精細。而復制的起點,就是渠道規劃。"我們過去的渠道規劃是做的很無序的,第一個從面積來說,像南京東路圣德娜店營業面積就要7000方,建筑面積近1萬方,在很多三五線市場有100方、200方,這樣導致挑戰就非常大,所以說我們前幾年沒做好一個在渠道方面不僅是沒掙錢還虧損;第二個方面由于渠道不標準導致商品供應不標準,就難以控制。接下來賣衣服首先要渠道標準化",周成建這樣描繪。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警醒了美邦服飾的團隊,也更加堅定了轉型的信念。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公司把把實體零售店不合理的面積、商圈全部砍掉,之后重規線上、線下的全域渠道,形成"縱向做加法,橫向做減法。"
對此,前些年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美邦服飾推出了五大風格,但重整渠道后,回歸單一風格將成為重點。
"圍繞單一風格的策略下我們縱向做加法,我們要對應不同區域、不同渠道、不同零售場景對商品的價值、性價比、結構比重不一樣,基于這樣去做精細化零售營運可復制管理,渠道的分類形成標準化。"在周成建的構想中,先弄清賣衣服、再配合做衣服,這個邏輯還在梳理和完善。2021年,美邦服飾的效率要提高,做到少浪費,盡可能不浪費。渠道變革倒推產品開發、商品供應鏈,各項工作在今年會逐步推進和完善。這個過程,周成建比喻未從0到1,其中0是虧損、1是盈利。美邦服飾最輝煌的時候,從0到1到很大,之后業績收縮。重新回歸圈子的周成建,準備通過標準化的節流、開源等工作,先做到盈利,再一步步慢慢來。"我覺得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最近如果沒有疫情,其實從元旦那幾天來看是非常不錯的,這兩天由于疫情華北和東北被封半個多月,那些店等于是停了,這個還是有點影響的。我們已經花了半年時間做精準化梳理,現在在店鋪場景也變得更有意思了,在店商品性價比越來越高了,消費者喜歡程度越來越高了,都是慢慢在開始。但我相信中國的疫情一定會得到很快的控制。"訪談結束,周成建一如既往地表示感謝。誠懇的態度、看透世間的表述,這位美邦創始人給我們留下了退去鉛華,回歸初心的印象。愿每一位企業家歸來仍保初心,不忘曾經的歲月。(思維財經出品)■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