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曉強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總經理?
邁進“十四五”,服裝專業市場的融合發展也進入更深層次。從中國服裝專業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歸納為五個階段:1.0 階段是做生意賣產品;2.0 開始邁入品牌發展階段;3.0 階段強調時尚化轉型;4.0 階段開始以藝術引領時尚;5.0 階段則進入了品牌時尚藝術服飾文化有機融合的“融時代”。
廣州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對時尚潮流具有很強的感知力與捕捉能力,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彰顯了時代賦予的特殊魅力與價值,以紅棉為例,“十三五”期間創新推出的紅棉國際男裝周為中國男裝產業帶來強勁的發展動能。時裝城本土品牌孵化成為撐起國內新派男裝的主力陣營,為紅棉國際男裝周平臺的構筑奠定了基石。紅棉國際男裝周的推出,不僅為全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創造了一個交流信息、共享資源的平臺,更推動著中小型具有發展潛力的新銳品牌成長,助力中國服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至今,經過六屆良好運作,紅棉國際男裝周在國內外市場獲得高度關注并持續釋放強烈的IP效應。

在融合發展的主基調下,在“十三五”期間,紅棉又相繼榮獲中國紡聯“中國紡織服裝流通大獎(2019~2020)”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領先企業”、“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活力市場”、“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服務典范”、“中國最具時尚影響力服裝專業市場”、“2016~2017年度時尚引領特別創新獎”等榮譽稱號。2018年,國家工信部公布第二批全國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平臺)名單,全國共8家單位入圍,紅棉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家入選第二批試點的園區。圍繞創新,紅棉“國際化、時尚化、品牌化”的三大定位相互影響,各項成果一一呈現。
當前“十四五”篇章開啟,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紡織工業也正在確立新的發展定位。廣州服裝專業市場的升級發展要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聯系起來。一方面著力抓好國內大循環,瞄準龐大內需市場的消費升級趨勢進行轉型;另一方面,面向國際市場則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近年來,本土原創品牌在品牌、產品、設計、渠道、供應鏈和零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借助國潮興起實現了快速發展。廣東服裝行業企業應該認清當前全球發展形勢,分析國內國外市場趨勢,重新制定營銷策略,把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作為打開雙循環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同時,不斷提升價值鏈層次,提升品牌競爭力。通過實現技術和品牌力的提升,吸引優質外部需求回流,推動國產替代加速,并對外部循環也形成正向效應。

未來,紅棉將進一步發揮紅棉國際男裝周平臺的集聚效應,繼續引進國際高端時尚資源,培育一批本土原創品牌,以“廣州時尚之都”、“時尚灣區”的建設為契機,邁好2021“十四五”開啟之年的第一步,推動中國服裝行業從傳統加工業向新型時尚產業發展,提升紡織產業的價值鏈層次,全面助力紡織強國的建設。
來源:廣東時尚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