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袍子們首次看到漢服,不是在電視節目中,就是在歷史書中,而且很多時候看到的,都是這樣嬸兒的:
馬王出土漢服
無錫周氏墓 萬字紋綺襖
素紗襌衣
唐 簪花仕女圖
明代比甲 實物圖
唐人宮樂圖(來自百度百科)
“伎樂少女101”(來自紅星新聞)
最讓社長驚艷的,還是《國家寶藏》2第六期中,唐代服飾的復原和展示:
唐代女陶俑裝束復原
敦煌第五代壁畫中的女供養人 裝束復原
絹衣彩繪木俑 裝束復原
莫高窟 回鶻公主供養像復原
莫高窟 初唐 女供養人像 裝束復原
莫高窟 西夏王供養像 復原
如網友所說,我們要通過漢服實現的,絕不僅僅是復原衣服,而是找回文化的自信,不盲從,不迷信。像盛唐的人們那樣,“無論是梳著回鶻的發髻,或者是用著絲路之上傳來的胭脂,甚至穿著波斯紋樣的唐錦,整體看上去,大唐依舊是大唐”。
我們的文化傳承、文化自信和文化輸出,都迫在眉睫。
前段時間,李子柒發布的視頻中有一段是制作泡菜,沒想到卻遭到韓國網友狂噴,聲稱“泡菜”是韓國的。眾多中國網友深扒之后發現,“泡菜”發源地是中國。
2020年2月,越南《真愛》mv上線,其中的人物服飾直接套用京劇造型,據說主創曾直接以此來宣傳越南文化。
類似的事件早已發生過多次,譬如之前的端午節申遺事件、中國結申遺事件,等等。
尼克松曾在《1999年:不戰而勝》中寫到:“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是時候去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了。
最后,用楚艷老師在《國家寶藏》中的一句話來總結,“知來處,明去處”。漢服不是我們的終點,而是我們的起點,是我們在茫茫世界中的一大自信來源。
文章來源:漢服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