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紡織頭條】硬核數據!去年全國出口口罩超2000億只:官方解析防疫紡織品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1-02-08  閱讀數:7825

當前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紡織品在經歷了快速發展后所產生的產能過剩、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需要加以關注,未來需采取多種措施來優化防疫用紡織品產業布局,合理調整產能結構,適當開拓和培育增量市場,提高行業技術競爭力。這對于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全社會抵御風險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防疫用紡織品是產業用紡織品領域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中的一類重要產品,主要包括口罩、防護服和消毒濕巾等(本文特指口罩、防護服)。僅僅一年時間,我國防疫紡織品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率先全面復工復產,發揮了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作用,相關產品產能和產量在一年內放大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也極大帶動了出口市場。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至去年年底,全國共出口口罩2242億只,價值3400億元,包括醫用口罩650億只,出口了防護服23.1億件,包括醫用防護服7.73億件。

防疫紡織品行業劇烈波動的新形勢下,為了進一步掌握防疫紡織品發展狀況,形成優化產業發展的行業建議,2021年1月6日-11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面向口罩、防護服、原輔料等重點防疫物資相關企業開展了《關于防疫紡織品行業優化發展相關建議》的問卷調研。截止2021年1月11日,共收到有效問卷176份,具體分析如下。

問卷基本情況及分析




(一) 企業基本情況

企業基本情況方面:調研企業共來自于22個省區市,圖1所示,排名前五位的分布是:江蘇43家(24%)、廣東26家(14%)、浙江17家(9%)、山東16家(9%)、福建10家(5%),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與全國防疫紡織品企業的國內分布情況基本吻合,樣本數據有一定代表性。


 


圖1 樣本企業全國分布情況


       調研樣本企業遍及綜合性企業、口罩制品、防護服制品、紡粘水刺非織造布、熔噴非織造布、其他原輔料、科研機構等8類企業。口罩防護服制品生產企業累計占47%,其中疫情前正常運營的口罩、防護服的相關企業占41%。統計企業中79%是2016年及以前成立的企業。


(1)企業類型

圖2 企業類型


       企業類型方面,樣本企業涉及防疫紡織品全產業鏈。圖2所示,其中30%的企業為綜合性企業,該類企業通常同時生產口罩/防護服和非織造布等產品,11%的企業單獨生產口罩,5%的企業單獨生產防護服,三者合計有83家(47%)。紡粘、水刺等非織造布企業占15%,熔噴非織造布企業占11%,透氣膜、非織造布設備及部件、口罩機及貼條機、口罩帶、鼻夾等原輔料和設備企業占20%,高校科研單位占3%,貿易流通企業占2%。口罩、防護服的相關企業中其中疫情前正常運營的既有企業占42%,其余(累計52%)為疫情后原料、服裝、家紡、衛生用品、食品等防疫紡織品相關的轉產企業。


(2)企業成立時間
       企業成立時間方面,問卷企業中有14家(8%)是2020年新成立的企業,有19家是2017年-2019年新成立的企業,絕大部分為2016年及以前新成立的既有企業,如圖3所示。

圖3  企業成立時間


(二) 生產經營狀況及預期
       樣本企業中2020年生產經營情況普遍較好,且對2021年有樂觀預期,多數企業在未來3年選擇保持產能穩定。圖4所示,其中2020年64%的企業在口罩、防護服板塊生產經營情況比較好(37%)或者很好(27%),有53%的企業預計2021年生產經營情況比較好(39 %)或者很好(14%),圖5所示,2021年的生產經營預期相較于2020年有所下滑。投資計劃方面,圖7所示,有53%的企業在2021-2023年選擇保持產能穩定,有20%的企業擬加大防疫紡織品領域的投資,僅有9%的企業會逐漸退出。

 
圖4  2020年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圖5   對2021年生產經營情況的預測


(三) 產能和布局
       產能和布局方面,超過半數的企業認為防疫紡織品相關產能過剩,部分企業認為高端產品產能不足,認為產業鏈布局合理或非常合理的較少。總體來看認為防疫紡織品相關產能存在過剩情況,紡粘布、熔噴布等原料產能過剩程度要高于口罩、防護服制品。
       有60%的企業認為口罩、防護服制品產能過剩,29%的企業認為產能雖然過剩但高端產品產能不足,認為產能不足的僅占1%。如圖9所示,64%的企業認為熔噴布、紡粘布等原料產能過剩,28%的認為高等級產品產能不足。對于口罩、防護服的產業鏈布局情況,僅有18%的企業認為口罩、防護服產業鏈布局合理(13%)或布局非常合理(5%)。對于口罩、防護服的標準體系,僅有27%的企業認為口罩、防護服標準體系完善(20%)或非常完善(7%),說明該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四) 發展訴求
       企業發展訴求方面,短期來看,企業的訴求主要集中于市場監督、應急儲備、技術升級等方面。長期來看除市場監督和技術升級外,企業對于培育增量市場的需求也非常強烈,對于應急儲備的需求相對有所弱化,這點與短期訴求有著明顯不同。
        短期行業健康發展最迫切的問題方面,圖6所示,在完善市場監管監督、建立健全防疫紡織品應急儲備、提高行業技術競爭力加大行業技術攻關、培育本土品牌、培育市場并消化過剩產能、完善產業鏈區域布局這6個問題中,排名前3位的問題是:55%的企業建議完善市場監管監督,53%的企業建議建立健全防疫紡織品應急儲備,51%的企業建議提高行業科技競爭力,加大行業技術攻關。
       長期行業健康發展最有效的措施方面,圖7所示,在政策引導并培育增量市場、引導鼓勵行業技術升級、建立防疫紡織品應急儲備、優化防疫紡織品生產布局、加強防疫紡織品市場監督、規范存量市場這5個措施中,排名前3位的是:60%的企業建議培育增量市場、44%的企業建議規范存量市場,44%的建議鼓勵行業技術升級。
 


圖6  近期口罩、防護服行業健康發展最迫切的問題

 
圖7  遠期口罩、防護服行業健康發展最有效的措施


        其他建議方面,問卷企業對于引導行業綠色發展、加大人才培育、加強價格引導、增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結論




綜上以上問卷調研結果,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紡織品行業在經歷了行業巨變后,大部分企業2020年生產經營情況較好,對2021年的預期也并不悲觀,但產能過剩、產業鏈布局不合理等情況是現實存在的,對于未來的發展產業鏈各類企業也有著不同訴求。本次調研有以下幾點初步結論:


1. 布局方面,國內防疫紡織品的布局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產業鏈多集中于華南、華東、京津等經濟發達區域,欠發達省份偏少,產品類型方面,華南和華東區域綜合性企業和制品生產企業集中、華北、華中原輔料較為集中,東北、西北、西南等省份因相關企業數量較少,布局不合理現象可能更為明顯。


2.  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方面,2020年綜合性企業普遍生產經營情況較好,這類企業多成立于2016年及以前;新成立的熔噴非織造布生產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理想比例較大。非織造布、輔料、設備等防疫紡織品關聯企業、非制造業企業等轉產口罩、防護服制品相較于其他企業普遍生產經營狀況不理想,各類企業2020年的生產經營情況影響了其2021年生產經營預期。


3. 投資意愿方面,產業鏈企業中2020年生產經營情況較好的企業傾向于加大投資的比例較高,而生產經營不理想的企業大多數選擇縮減產量、儲存產能,甚至逐漸退出。


4. 企業訴求方面,企業訴求主要集中于市場監管、增量市場培育、應急儲備、科技提升等方面。相關訴求中,產業鏈各企業都普遍認同需要加強市場監管監督、建立應急儲備和提高行業競爭力。產業鏈企業普遍認為需要加強市場監督、引導技術升級和培育增量市場。口罩、防護服制品企業對于建立各地防疫紡織品應急儲備、優化防疫紡織品產業布局相較于其他企業更加關注。


綜上,當前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紡織品在經歷了快速發展后所產生的產能過剩、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需要加以關注,未來需采取多種措施來優化防疫用紡織品產業布局,合理調整產能結構,適當開拓和培育增量市場,提高行業技術競爭力。這對于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全社會抵御風險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內容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