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好商匯
2021年2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300萬元。在一個月前,市場監管總局收到舉報信息,依法對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
經市場監管總局調查,2020年8月至12月,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為獲取競爭優勢及交易機會,開發并使用巡檢系統,獲取同時在本公司和其他公司上架銷售的品牌經營者信息。利用供應商平臺系統、智能化組網引擎、運營中臺等提供的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及限流、屏蔽、商品下架等方式,減少品牌經營者的消費注意、流量和交易機會。
限制品牌經營者的銷售渠道,妨礙、破壞了品牌經營者及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正常運行,違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誠信原則,擾亂了公平競爭市場秩序,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規定。
對此,唯品會方正面回應已收到處罰決定書,對行政處罰決定書載明的違法事實沒有異議,接受處罰決定并及時履行。唯品會于2008年成立,以當時新穎的品牌特賣模式起家,以大牌正品和低價的折扣為賣點,吸引了許多高頻消費的女性用戶,獲得了用戶和銷量的高速增長。但為什么唯品會這次卻被市場監管總局立案調查了呢?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去年九月愛庫存公開舉報唯品會“二選一”打壓商家和平臺的操作。
愛庫存是一家創辦于2017年,以解決企業庫存為切入口的電商企業,作為唯品會的直接競爭對手,愛庫存也擁有不錯的成績。
公司成立當年就獲得了鐘鼎資本1億元A輪融資,2018年和2020年,相繼完成B輪、B+輪融資和C輪融資,并由愛庫存升級為夢餉集團,旗下擁有餉店、愛庫存、愛豆學堂等產品和平臺。
去年九月,愛庫存官微發布一則微博為《關于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內容中控訴唯品會要求商家“二選一”。唯品會要求入駐其平臺的商家只能在唯品會上架,如發現在愛庫存上銷售則直接對商家懲戒,甚至要求下架。
此消息一發就引發了許多商家的共鳴,某女裝品牌負責人表示曾經受到唯品會工作人員的聯系,要求其必須在唯品會與愛庫存兩個平臺之間做選擇。平臺打架,受傷的肯定是商家,據相關媒體報道,因唯品會強制“二選一”的行為,許多商家損失較重,甚至需要進行裁員。
從強制商家“二選一”的方式來看,唯品會已經遠遠不如從前,到底是為什么讓唯品會變成現在這樣呢?
在2013年時,唯品會自建物流“品駿快遞”,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也增加了平臺的運營成本,2019年11月,唯品會宣布終止自營快遞,將快遞服務交給了順豐。近幾年電商生鮮風口火熱時,唯品會也曾縱身躍入,在廣州開出第一家“品駿生活”,曾喊出要在3年內開出萬家店鋪,但后面也沒有什么水花。
這些年唯品會除了持續在特賣賽道奔跑,還嘗試過物流、電商生鮮、金融等多元化拓展,但對收入規模或利潤貢獻都微乎其微。即使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唯品會將其業務重新回歸到特賣上,但特賣風口也正在被削弱,并且賽道越來越擁擠并不好走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再也回不去當年在特賣模式下熱火朝天的那個唯品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