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份這個用行話來說叫劈縫(pǐ fèng)和倒縫(dǎo fèng,不是dào féng)。這里的縫指的是縫份(n.)而不是縫(v.)。劈指的是分開,倒值得是倒向一邊。
燙開縫份(劈縫)
首先,縫紉出一道線之后,整燙車縫線。
用手指肚順著縫線攤開縫份。
注意:縫紉過程中的熨燙是一下下的壓燙,而不能有水平推拉的力。
厚面料我們可以用刷子沾水滲濕縫份,然后用同樣的方法燙干。
用蒸汽也是可以的。但這里用到刷子,主要是針對羊絨和毛皮類面料。刷子可以整理絨毛,使縫線部分看起來美觀。
將縫份倒向單側(倒縫)
將兩片縫紉一起沿縫線折疊。用熨斗壓實。
攤開布料
用些力把拉伸兩側的布以防有不均勻之處。然后用熨斗壓燙。
伸縮份處理
這個處理主要應用在里料上。也就是我們外套衣服的里子。
由于里料是一種很不結實的布料,因為我們需要它光滑切輕薄。所以它很容易脫絲。估計大家也有衣服是這樣壞掉的。
所以在處理里料縫份的時候,為了保證它能夠抗拉伸。假若面料的縫份是1cm那與里料的縫份就是0.7cm,這樣保證了同樣大小面料里料,里料寬出0.3cm,這樣把拉伸力都給了結實的面料。
但是這0.3要進行伸縮份處理。
像倒縫一樣,折疊兩片縫份,但這里要多折0.3cm因為縫份是0.7cm而不是1cm。
壓燙折痕。(這里壓燙就會顯得更必要,因為布料很滑。一推的話兩片布料就會錯位)
按折痕攤開布料。這里可以再熨燙一下,也可以不做處理。
這個伸縮份的好處,第一,縫份加伸縮份是1cm,保證了面料里料大小一致,不會不平整。第二,給了里料一個緩沖。不必一運動就直接讓縫線受力。
筒狀布料縫份
有燙馬和袖燙墊的自然很方便。
如果沒有,那就利用燙臺邊。
翻回正面
返回正面,查看熨燙是否整齊。然后墊上墊布,再略燙一下。
如果需要內縮處理。也就是分為正反面是不希望正面看到縫線。比如西服的掛面或一些布藝的邊角。
將兩片布對折后錯出0.1-0.2cm的差量。使縫線偏向里側,然后壓燙。
上圖沒使用墊布是不對的。熨燙面料正面的時候一定要加上一塊白坯布當墊布。否則直接熨燙很有可能出現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