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本文由微博用戶: @定海那些事兒原創,感興趣的小伙伴可微博關注了解下!
尼龍領襯------本身不帶膠,最初應用于帽、包的制作,原產于美、日、韓等地。
電影《花樣年華》,反映的是1962年前后的香港生活。據新亞洲綢緞公司的劉安慶師傅回憶,片中張曼玉各式旗袍線條利落、婀娜多姿,其中一寸七的高領的也都按照當年的手法、采用尼龍襯料精心打造。
旗袍企領(劉安慶 Hong Kong)▲
領襯的選材經歷了許多變化。民國以前多由元書紙、棉(里)布掛漿而成。上世紀50年代以后,旗袍在香港得到發展,因尼龍領襯透氣性佳,軟硬適中,適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得以廣泛應用。
下面介紹帶緄邊型旗袍領的制作流程:
依據領型,剪出凈領大小▲
按照實際領子大小(不加縫份)裁剪出適當大小的尼龍料。
1.2cm直絲電力紡襯條▲
撕取1.2cm闊度的電力紡直絲布條(作法同后身牽條)。顏色不可深過面布,以防透色。
薄料制領。包邊布顏色不可深過面布,以防透色。(劉安慶 Hong Kong)▲
用漿糊輔助,均勻地包裹領襯周緣(如下圖)。
包住領樣周緣▲
包邊的原因:
1、領樣鋸齒緣較硬,裸露則易刺傷面料。
2、作為面布與領襯漿糊接合的媒介。
裁剪面料▲
裁剪領面時,底邊留出1-1.5cm的縫份,上緣較凈樣大出0.2-0.3cm左右。(之后再作修剪)
將面布下緣反折后車縫于領襯下緣(內面觀)▲
車縫后效果(表面觀)▲
在襯條邊緣涂抹少許漿糊,將面布與襯料燙合▲
整燙下緣折邊,將上緣余量修剪▲
于上緣車縫一道細線(固定作用)▲
旗袍樣衣(秦長林 Hong Kong)▲
之后再配以里布,車縫緄條即可。
旗袍半成品(作者制作)▲
目前,尼龍領襯瀕臨停產,僅有部分高檔旗袍工作室依舊使用,如新亞洲、萬邦、美華絲綢(星光行)、榮一唐裝祺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