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難,守業更難。時尚和奢侈品牌的“創一代”們打下“江山”后,“二代”們如何保持基業長青甚至再創新輝煌?這是全球各地的家族企業都會遇到的傳承難題, 尤其是二代所處的市場環境與上一代大相徑庭,且競爭格局往往更加復雜多變。
近期,在研究 Hermès(愛馬仕)、Tiffany(蒂芙尼)、Lonchamp(龍鑲)這三大品牌發展歷史的過程中,橙灣大學發掘到三位“青出于藍”的家族傳承人,他們分別是:
- Hermès第五代傳人 Jean-Louis Dumas(1938~2010.5)
- Tiffany 品牌第二代傳人 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
- Longchamp 品牌第二代傳人 Philippe Cassegrain(1937~2020.11)
三位的經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各自的獨特性。相似性在于,這三個人年輕時, 在正式接掌家族生意或自創品牌之前,都曾在海外游歷,積累了豐富多元的人生體驗,并注重借鑒異域文化,這些經歷對他們后來在商業上的成功都發揮了重大的積極作用;獨特性則在于每個人的學以致用的路徑各有千秋。
Jean-Louis Dumas(1938~2010.5)
Jean-Louis Dumas 是愛馬仕家族第5代傳人,1978年在父親 Robert Dumas(創始人Thierry Hermès孫子émile Maurice Hermès的女婿)去世后,Jean-Louis Dumas正式執掌愛馬仕。
Jean-Louis Dumas 最初的夢想是成為爵士樂領域的記者。從巴黎政治學院畢業后,Jean-Louis Dumas 先后前往斯堪的納維亞和捷克斯洛伐克旅行,與爵士樂記者 Philippe Koechlin 組建了 Trocadéro Jazz Band爵士樂隊,以樂隊鼓手的身份謀生。Philippe Koechlin 后來還創辦了《Rock & Folk(搖滾與民謠)》雜志。
到1978年,愛馬仕已實現手袋、服裝、腕表、絲巾等多品類經營,其標志性的凱莉包和方巾也早已成為時尚必備單品,但同時也因古板陳舊的品牌形象面臨發展停滯的危險。
Jean-Louis Dumas 繼承衣缽后,開始逐步領導品牌改革,包括引入新設計師人才、擴展產品線、國際擴張等。
他首先重組了品牌服裝部門,為創意團隊注入新鮮血液。通過引入 Eric Bergere 和Bernard Sanz 等設計師人才,愛馬仕開始瞄準年輕人群, 采用異國情調材料制作新版經典款產品,并用蟒蛇皮摩托車騎行夾克和鴕鳥皮牛仔褲,從而擺脫品牌傳統的騎馬裝形象。Jean-Louis Dumas 選拔人才的眼光一直在線,此后又聘用了Martin Margiela、Jean-Paul Gaultier等為品牌贏得熱烈市場反響的設計師。
大概是早年游歷的緣由, Jean-Louis Dumas 對多元文化充滿好奇,在20世紀90年代初便開始大舉國際擴張。為了將分銷權把握自己手中,他先是回購了授權經營門店,后又增設直營門店。愛馬仕是首批瞄準中國市場的海外奢侈品牌之一,早在1996年,品牌就在北京王府半島酒店開設了中國首家門店。
此外,愛馬仕著名的鉑金包也是出自 Jean-Louis Dumas 之手,在任期間他還領導愛馬仕拓展了餐具、玻璃器皿等業務。
1978年愛馬仕銷售額約 5000萬歐元,在 Jean-Louis Dumas 治理下,到1990年增至4.6億歐元。1993年,愛馬仕在巴黎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Jean-Louis Dumas 在2006年因身體原因正式退休。直到 Jean-Louis Dumas 去世前一年2009年,品牌在全球有約300家門店,銷售額達25億歐元。愛馬仕如今由家族第六代、Jean-Louis Dumas 的侄子 Axel Dumas 掌管。
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
Louis Comfort Tiffany 是一位美國裝飾藝術家兼設計師,以創造精美的裝飾性彩色玻璃聞名。
Louis 自幼就對藝術有興趣,立志要成為畫家。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他17歲就開始在北美、歐洲和北非等地四處旅行采風,領略世界各地藝術發展與風格。比如1865年第一次去歐洲旅行時,Louis 就通過素描和拍照記下眼中看到的景象,他還會參觀當地博物館、畫廊等,收集來自英國、意大利等地的玻璃器皿和裝飾藝術品。
這些早年游歷內化為一種養分,對 Louis 此后的審美和藝術風格發展及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北非和中東的旅行中,Louis 開始對色彩、光線和色調產生興趣,這些要素在美國主流藝術家調色板中很少見到;他開始以自然主義和異國情調為主要創作主題,植物花卉、異國文化和大量的藝術藏品都成了他創作的靈感源泉。
70年代末,Louis 開始對玻璃裝飾品著迷,1885年創辦了自己的玻璃制造公司 Tiffany Glass,開始生產并銷售自己的玻璃制品。
Louis 在玻璃制品領域做出了很多創新,包括在制作櫥窗和燈具中使用創新的銅箔技術,以此前在博物館看到的羅馬和敘利亞出土器皿為靈感,發明 Favrile七彩玻璃等。
早年大量的旅行不僅讓 Louis 接觸到形色各異的當地傳統藝術,也讓他結交到很多藝術家及設計師朋友。在這些朋友的引薦下,Louis 正式步入歐洲藝術圈。90年代末,他的玻璃、燈具等作品也得以在各種世界博覽會上展出,Louis 作為設計師的名聲也得以遠播。
上圖:Louis 早年玻璃臺燈作品
Louis 的父親是美國奢侈珠寶品牌 Tiffany 創始人 Charles Lewis Tiffany。1837年,珠寶商 Charles Lewis Tiffany 與 John B. Young 在紐約創立了一家精品文具與高端禮品店 “Tiffany, Young and Ellis”。1853年,Charles Lewis Tiffany 收購了公司全部股權,并將名稱縮減為“Tiffany”,專注于發展珠寶業務,品牌也開始因為絕佳的寶石成色被人們熟知。
1902年,Charles Lewis Tiffany 去世,Louis 出任品牌歷史上首位正式的創意總監,更專注于珠寶設計。
上任后,Louis 便在 Tiffany 第五大道專賣店中創辦了藝術珠寶部門,通過該部門將藝術創意注入到珠寶產品中,將品牌設計工藝發揚光大,傳承至今。
Louis 珠寶作品也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多以自然美學為主題,包括花朵、植物、水果和昆蟲等。比如用黑色蛋白石、翠榴石和鉑金制成的蜻蜓胸針(下圖)。即使在一個世紀后的今天,Louis 根植于自然主義的作品仍對 Tiffany 的設計有著深遠影響,我們也看到品牌現今的設計中還是經常用到自然元素。
Tiffany 于1987年公開上市。今年10月,在經歷一系列艱難談判后,法國奢侈品集團 LVMH 終于與 Tiffany 達成了158億美元的收購協議。
Philippe Cassegrain(1937~2020.11)
Philippe Cassegrain 是 Longchamp 家族第二代傳人,在品牌工作了60年之久。
作為長子,Philippe Cassegrain 16歲時就受父親 Jean Cassegrain委派,游歷海外并學習當地文化,為品牌國際化擴張做準備。 Philippe 提著裝有 Longchamp 包款樣品的行李箱去會見父親在各地的生意伙伴,先后前往非洲、中國香港和北美等地,分別于 1954 年和 1956 年將品牌帶到亞洲和美國市場。
1948年,Jean Cassegrain 從家族手中接過煙草業務,并創立 Longchamp 品牌,最初以制作高級皮革煙斗聞名。
上圖:20歲的 Philippe Cassegrain 叼著煙斗
1958年回到法國后,Philippe Cassegrain正式加入 Longchamp。當初游走世界各地的見聞和經歷都成為他協助父親經營家族企業的扎實經驗,從創意設計、產品生產、市場推廣到銷售拓展。
隨著業務的擴大,Jean Cassegrain 注意到女性對手袋產品的興趣。1971年,Longchamp 將化妝盒改造成手提包,推出首款女式手袋。
1972 年, Philippe Cassegrain 正式接管 Longchamp, 他延續了父親此前的戰略,領導 Longchamp 開始專注于女式手袋業務。
70年代初,Philippe Cassegrain設計出首款采用尼龍和皮革制成的旅行包袋,并將其推廣至亞洲。隨后在1978年,Longchamp 推出首個女性手袋系列LM,并將煙斗業務關閉。
八十年代,他與妻子 Michèle Cassegrain 攜手合作,開啟女士手袋研發新時代。 1993 年,Philippe Cassegrain設計出了品牌標志性的 Le Pliage? 尼龍折疊包。憑借簡潔、時尚、便攜等特點,此款包袋大受市場歡迎,一舉打開品牌全球知名度。
2020年11月28日,Philippe Cassegrain 因新冠肺炎并發癥去世,享年83歲。如今,Longchamp品牌已傳至Cassegrain家族的第三代:Philippe 的長子Jean任首席執行官,女兒 Sophie Delafontaine 擔任藝術總監,他的小兒子 Olivier Cassegrain 則負責品牌美國精品店的運營。
|消息來源:綜合維基百科;紐約時報;法國網站 Capital;《W》雜志;英文網站Surface;Christies;華麗志
|圖片來源:Instagram;Hermès 官網;Facebook;Tiffany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