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消費產業與資本的關系日趨緊密,在2020年疫情后加速發展的中國市場,這一點尤為突出。根據《華麗志》每周刊發的”華麗中國投資周報“,僅在剛剛過去的 9、10、11三個月,就有 90家時尚和生活方式類創業企業完成了最新融資。
12月4日,作為本屆廈門時尚周的重點活動,“ 資本智道,時尚未來”2020廈門國際時尚周資本論壇與主場活動同時啟幕。 《華麗志》特別從現場為大家送來本次論壇的精華內容 —— 來自 11家優秀投資機構的資深投資人,從以下四個方面深入探討了如何借助資本力量撬動時尚領域的創新創業,催生更多、更好的中國品牌,擁抱中國時尚創業與投資的黃金時代:
- 消費者:“Z世代”全面來臨,人是時尚消費的最大變量
- “精神化”的消費:對人性的透徹理解
- 供應鏈:流量之外,靠什么支撐產品力?
- 新品牌創業者:學習力、審美、格局的綜合要求
一、消費者:“Z世代”全面來臨,
人是時尚消費的最大變量
“國貨新品牌的崛起就會成為一個趨勢,像 80年代的日本、 90年代的韓國,而中國的體量會比他們大太多。所以, 不是消費不行了,而是你的品牌不行了,沒有夕陽的消費,只有夕陽的品牌,很多品牌老化,但是又有一批新的品牌起來。每個品牌都會給后來者留下縫隙,每個消費企業我覺得都需要品牌化升級,這也是一個企業第二曲線的轉機。
我們要意識到,現在最大的消費人群是一個叫“ Z世代”的消費人群,就是 95后的消費人群。因為“ Z世代”的需求在推動新品牌的升級,每一個品類都會誕生中國的高品質品牌。 這種新品牌等于新的供應鏈、新的設計加上新的營銷。” ——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
“在生活方式領域,做投資就像是打魚,但要記住兩點:一是要到魚多的地方去打魚;二是請牢記第一點。“魚多”一定要在創業成功的趨勢上,趨勢是什么呢?趨勢就是哪里有年輕人,哪里就有未來。我們要抓住現在百年不遇的時代里年輕人的消費趨勢,在這個趨勢里面去投資到對的公司。” —— 沸點資本創始合伙人姚亞平 (下圖)
“消費投資考慮人貨場的組合,在我們看來,最大的變量是人的變化,人的變化造成很多行業、很多品牌有機會被重做一遍。
品牌有一個針對的人群,這個人群往往跟代際相關,代際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文化關于時代,時代塑造了不同的品牌。品牌的成敗一方面是敗給了自己的運營,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它其實敗給了時代、敗給了人群。過了十年,這個品牌針對的人很可能已經換了一波,這波人跟原來的用戶有非常大的區別,如果還是用原來的那一套,很可能會被時代淘汰。但也有品牌,比如中國李寧、安踏,走出了新的步調,來跨越這個周期。”—— 創世伙伴CCV合伙人宗俊(下圖)
“Z世代”消費的表象原因,是消費力的提前釋放,美國有信用卡,中國有花唄。而新創品牌從年輕人著手,是因為品牌希望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從消費者的青年時期覆蓋到老年。
從我們投資的角度看到, Z世代追求的是 健康和口感的平衡。我們在做食品飲料消費投資之前,首先關注的是好吃、好喝,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健康的概念。其實現在 Z世代更強調養生,他們 接受互聯網平臺知識重構的方式,構建自己對健康的認知,他們會覺得自己父母一代,爺爺奶奶一代對于健康的認知不夠, 通過對自身健康知識體系的構建,覺得自己是更加時尚的。在這個過程當中, 我們的創業項目,需要真的健康概念,而不是偽的健康概念。” —— 中糧基金執行董事王歡
“我的日常工作是與新消費品品牌打交道,這些品牌的切入點就是從年輕人的需求出發。分享幾點有趣的觀察:
- 年輕人消費力的提升是變化的前提和基礎。消費金額和上一代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父母的零花錢、兼職收入、信用花費的普及讓可消費金額變多。
- 年輕人 在購買消費品方面,又精明又沖動。 購買食品和護膚品的時候會仔細研究成分表,看是否真的安全有效;在下購買決策時,在抖音直播間,一沖動就下單買了。非常矛盾,有兩面性。
- 在整體的生活狀態上,例行的事情傾向于節省時間,比如購買便捷小型家用電器縮短烹飪時間,而在提高品質感方面,又會多購買香氛等,追求精致有儀式感的生活。
- 這一代年輕人條件優渥、選擇更多,整體狀態自信,文化更具兼容度,更多小眾文化和圈層文化出現,未來可能成為主流文化。
- 寵物在中國年輕人當中的滲透率更高,而更宅的年輕人傾向于養貓而不是養狗。”
——青山資本副總裁艾笑
二、“精神化”的消費:
對人性的透徹理解
“隨著“Z世代”人群的自我精神覺醒,個性化成為非常有意思的切入點。什么打動了“Z時代”?精神上的慰藉和共鳴。很多潮玩人物沒有自己的故事,留下空白,給了“Z世代”自我填充、反向賦能的空間。而另外一些消費品更加 IP 化、形象化。” ——中金文化消費基金董事總經理陳盛巍
“我們從實證化的調研里看到年輕消費的三個趨勢:
第一是傳統認知的現代表達。產品提供的滿足需求的特性,符合消費者從小長大的基礎認知,不需要特別教育。但通過現代形式的表達,更能擊中消費者。
第二是消費平權。無論收入多少住在哪里,消費品帶來的顯著價值,消費者都能夠相對平等地享受到。同時還有審美平權,比如簡化平面設計流程和音樂制作流程的線上公司,讓普通人也能享受設計和音樂。
第三是前置體驗。在購買完成之前滿足消費體驗,比如直播帶貨和一些線下體驗。” ——遠鏡創投合伙人趙翔
“簡單地說,精神生活就是一天打開手機6個小時,這6個小時的時間都分配在什么樣的APP上?可能有4個小時在微信上,2個小時在抖音上。那就意味著說微信的市值可能占精神生活所有公司市值的2/3,為什么這個抖音市值增長,因為你在抖音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了。” —— 沸點資本創始合伙人姚亞平
“中國的消費已經到達了個性化滿足的時代,所有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形象、明星,消費者希望在衣食住行所有的消費里面跟這個 IP 建立關系,這是個性化的一種體現。無論是投資還是做業務,我們的底層邏輯是規模化的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明觀投資創始合伙人及花生動畫 CEO 金城
“隨著中國“Z世代”人群的消費力及個性化品味的提升,一定會產生比發達國家更多的細分領域獨角獸,例如在音頻,潮玩,飲品,零食,美妝,寵物等版塊。而如何通過迭代產品,打造品牌與IP文化,共建用戶心智,并反向走向國際化是我們生態內企業及投資人所致力專注的領域。”—— 黑馬娛樂大中華區總經理蔡超
三、供應鏈:
流量之外,靠什么支撐產品力?
”不管從化妝品、食品,甚至其他的保健品、日化,在生產研發環節有很多特別核心的工藝和技術。這些領域都是品牌先行、需求先行,但是做到一定規模之后,從供應鏈到品牌工藝是要去補課的。
未來我們特別關注幾個方向,除了前端的品牌和品牌相關的流量、內容之外,會特別關注后面的供應鏈、技術、工藝。前面的內容流量解決了品牌從零到一、從一到十的過程,而從十到一百更多的是依靠供應鏈、技術和工藝。”—— 辰海資本創始合伙人陳塵
“品牌創業一定要對產品品質和差異性有所關注。品牌的核心就是自我能力的構建,不能把一個平臺的能力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平臺授予數據管理的能力,授予 SaaS 的能力,授予整個流量管理的能力,但這并不代表是一個品牌自有的能力。
品牌本身始于產品、終于產品。一個品牌如果沒有經過自己的供應鏈管理這個階段,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能力是缺失的,或者叫做與品牌的營銷能力嚴重不匹配。從數字上來看,你有供應鏈,代表你的毛利要比別人高 15%到 20%,在終端進行競爭的時候,這 15%到 25%就決定了你是否能夠盈利。
如果你沒有供應鏈的管理能力,產品同質化競爭會非常的嚴重,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彩妝這幾年起來之后,陷入了一個非常大的惡性競爭,彩妝行業本身很難賺錢,因為流量成本會極度壓縮利潤。抖音的投放費用今年大概提高了 5倍,一提高 5倍,一個公司從原來 20%左右相對較好的營銷水平直接可以變得虧損。這時候如果沒有好的產品來作支撐,是很困難的。” —— 琢石資本合伙人王勇(下圖)
“在消費領域,從產品一開始的定位,到設計、渠道、生產、營銷互動、轉化、推薦等整個流程里面,全方位擁抱科技是必不可少的。進行消費領域投資時,我們希望看到科技的占比和體現,而核心是要 make a difference。”—— 創世伙伴CCV合伙人宗俊
四、新品牌創業者:
學習力、審美、格局的綜合要求
“每一個品類都值得做出一批新的國貨品牌。但能做出國貨新品牌的創業者一定要有綜合能力,能夠去整合最好的供應鏈,具有更好的審美感,做出好的設計,還要有好的營銷能力。
我們做早期投資看人,主要就看創始人的四種品質:心力、認知、格局、心態。
心力決定能走多遠,認知決定創業的底部——認知足的話才不會做很多錯誤的決策、掉很多坑。格局決定創業者的高度,如果見過大錢,看過大場面,愿意跟牛人一起共事,能夠分錢,可能做事的高度就會足夠高。心態會決定做事的從容、樂觀。創業是一種生活態度,你必須樂觀和積極地看待這樣一件事,才會甘之如飴,才會在這么苦的領域里面能夠堅持下來。” ——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下圖)
“年輕人的整體消費習慣是多變的,不管切入哪一個消費細分品類,其實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企業相對早期的階段,希望各位創業者能夠在組織架構上有更高的思考,在不同的細分行業利用其細分優勢、避免天然弱勢,通過組織架構的調整,把企業的效率發揮到最高。當我們要去輸出自己的品牌,這就需要在品牌剛創立的時候,能夠構建好整體的國際戰略,在產品層面更加優質,更加有創新力,能夠面對國際化的、多元化的消費者,在組織架構上能夠提前布局整個國際的渠道。” ——青山資本副總裁艾笑
“做品牌一定要有學習力,創始人需要更加開放的心態來對待更優秀的人才,吸引他們加入自己的團隊。否則你的競爭將是一個殘缺的競爭,任何一個企業發展到最后,你會發覺它需要系統性的能力來提高自己。” —— 琢石資本合伙人王勇
本屆廈門時尚周資本論壇共設置了“ 無限暢想:資本論壇+圓桌研討”、“ 造物者說:企業路演+企業show”、“ 資本課堂:資本+企業分享”、“ 資本行動:時尚party”四大版塊,基于時尚產業的獨特性,為資本和企業打造了輕松愉悅、深度分享的交流平臺。
在時尚周的現場,“ MIXPARK 時尚觀念實驗展”匯集了服裝配飾、美妝、文創、潮玩、先鋒餐飲、智能科技等150多個品牌,其中有很多是深受年輕消費市場喜愛的新興品牌。“ TRENDY UP 時尚秀”匯聚了國內外知名品牌和新銳設計師的作品。在時尚產業資本論壇的項目路演環節,來自不同領域的俠侶親子、萬木枝、茶里小怪獸、重回漢唐、軒亞云、極睿科技等創業項目向投資人展示了他們的商業計劃。
眾多身在時尚消費一線的優秀投資人和創業者帶來了多元化視角、前瞻性觀點和創新產品,讓我們得以借廈門時尚周的寶地,一站式了解到“Z世代”時尚消費投資的最新趨勢和驅動要素,對中國高品質原生品牌的發展前景更充滿了信心。
|圖片來源:廈門時尚周、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Le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