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中國服裝論壇創新峰會召開 于都縣長黃法誠邀企業家投資興業

發布時間:2021-05-10  閱讀數:7472

中國服裝論壇創新峰會召開 于都縣長黃法誠邀企業家投資興業



        在中國服裝論壇創新峰會上的推介詞


于都縣委副書記、縣長 黃 法

(2021年5月10日)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去年12月18日的服裝論壇創新峰會,場景歷歷在目,情懷依舊如初!下面,向大家作三個方面的推介。

第一個方面,于都縣情

于都,可以用“百、千、萬”概括:

——“百”,即百萬人口大縣,2020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11.95萬,居贛州第一、江西第三(鄱陽縣160萬人、豐城市149萬人),縣城常住人口達37萬;

——“千”,即千年人文之鄉,于都建縣于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迄今已有2222年歷史,是江西最早建縣的十八個縣(南昌縣、廬陵縣、彭澤縣、鄱陽縣、鄡陽縣、馀淦縣、柴桑縣、新淦縣、南城縣、宜春縣、艾縣、安平縣、?;杩h、歷陵縣、建成縣、南壄縣、贛縣、雩都縣)和贛南最早建縣的三個縣之一(南壄縣、贛縣、雩都縣),被稱為“六縣之母”(縣境范圍包括今于都、寧都、石城、安遠、瑞金,會昌、尋烏7縣)和“閩、粵、湘三省往來之沖”;

——“萬”,即萬里長征集結出發地,1934年10月,中央機關、中革軍委和中央紅軍主力8.6萬人集結于都,開始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于都作為“地球上的紅飄帶”的起點載入史冊并聞名世界。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于都視察,向全黨、全國發出了“新長征,再出發”的偉大號召。

近年來,于都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贛州和于都重要講話精神,感恩奮進、開拓進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干字當頭、勇爭一流,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鳎洕鐣l展邁上新臺階,高質量實現脫貧摘帽,干部群眾精氣神煥然一新,干事創業氛圍愈加濃厚,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2020年度獲評“全省第四屆十佳優化營商環境縣”。可以說,當今于都的發展,天時、地利、人和,是個充滿希望、充滿生機的地方。

第二個方面,發展歷程

于都紡織業的發展歷程由來已久、源遠流長,曾以“三錘三匠”(三錘:打鐵錘,補缸錘,彈棉錘; 三匠:木匠、泥匠、篾匠)而獲得“民間手藝之鄉”的美譽,“三錘”之一的彈棉錘就是彈棉被師傅的工具之一,民間素有彈棉花、做縫紉的傳統,結合現在的黨史學習教育,我給大家分享2個和服裝產業有關的紅色故事。

——“半條被子”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四人一塊睡在廂房里,蓋的是她床上的一塊爛棉絮和一條紅軍的被子。第二天下午,女紅軍要走了,為了感謝徐解秀,她們把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了一半送給她。徐解秀不忍心要。三位紅軍說:紅軍同其他當兵的不一樣,是共產黨領導的,是人民的軍隊,打敵人就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生活。在她們互相推讓的時候,紅軍大部隊已經開始翻山。徐解秀和丈夫朱蘭芳送她們走過泥濘的田埂,到了山邊時,天快黑了。三位女紅軍勸徐解秀說:“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勝利了,我們會給你送一條被子來,說不定還送來墊的呢?!毙旖庑悴环判?,就讓丈夫朱蘭芳送她們翻山。誰料從此一別,天人永隔,三位女紅軍和丈夫朱蘭芳再也沒有回來,據史料專家查證,他們因土匪告密被捕而英勇犧牲了。故事中三個女紅軍中的張小妹正是于都羅江鄉太坪村人,整條被子是由張小妹從于都帶出去的。紅色電影《半條被子》正是根據這個故事拍攝,拍攝地之一就在于都。于都彈棉被師傅久負盛名,曾以精湛的技藝,走南闖北,漂洋過海,足跡遍及東南亞和港、澳、臺,曾被鄧小平同志高度評價。1972年,鄧小平在于都參觀紅軍長征渡口時說“我長征離開于都時,專門在于都彈了一床4斤重的棉被,這床棉被一直伴我走過長征,今天我仍在用”。

——“縫紉機”的故事。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8.6萬人從于都出發踏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這支隊伍當中,有一位普通的紅軍戰士挑著一臺四十多斤重的德國產“飛人牌”手搖縫紉機走過了雪山草地,闖過了槍林彈雨,他就是于都籍老紅軍戰士葛接調,1935年10月到達陜北后,他曾親手為毛主席等紅軍將士縫制棉衣,被譽為長征路上的“紅軍裁縫”。

新中國成立以來,于都一直延續著彈棉花、做縫紉的傳統,有大量民眾從事手工紡織業,那時候的每村每組都有裁縫師傅。80年代開始,這些民間的能工巧匠奔赴沿海地區從事服裝生產,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縣從事紡織服裝產業的人數超過30萬,相當于每3個于都人中就有1個從事紡織服裝工作。2017年以來,我縣咬定紡織服裝首位產業不放松,工業經濟蓬勃發展。截至目前,于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0家,其中紡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107家,全縣各類紡織服裝企業近3000家,2020年全行業產值達525億元,今年有望突破600億元。于都先后被評為“中國品牌服裝制造名城”“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十大特色產業集群”和“全國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榮譽稱號。

第三個方面,投資優勢

陽山書記剛才介紹了國家層面、省市層面的政策優勢,這里我再重點介紹五個方面優勢。

第一政策好。這里我主要介紹幾個關鍵性的條款。

1.稅收獎勵:企業依法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自投產年度(完整年度)起,按縣實得部分第1-3年100%、第4-5年50%給予企業扶持獎勵。

2.設備補貼:對購買的智能化新設備按照購置價格20%標準給予補貼,其中購置價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內(含4000萬元)的,最高補貼500萬元人民幣,購置價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最高補貼1000萬元人民幣。

3.出口獎勵:以企業年出口額50萬美元為基數,貿易型企業每出口增量1美元獎勵2.5分人民幣,生產型企業每出口增量1美元獎勵3.5分人民幣。

第二成本低。我們充分尊重企業自身實際和需求,不論是購地自建廠房、租賃園區標準廠房等,都給予優惠扶持政策。

1.供地成本:工業出讓地價是5.6萬元人民幣/畝,根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給予相應的基礎設施獎勵。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000至8000萬元人民幣的(或同等折算美金的),獎勵3萬元人民幣/畝;固定資產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獎勵3.6萬元人民幣/畝;

2.廠房補貼:租賃我們標準廠房的項目,租金給予5年“三免二減半”:即前3年給予全額補貼租金,后2年給予減半補貼租金,租金按10元人民幣/平方米/月的標準收取,實行按季收取、次季度返還。

3.要素成本:我縣用工平均工資水平在3500元/月左右;工業用電按接入用電功率,在6毛1到6毛5/度;園內企業用水3.5元/噸。

第三功能。一方面園區配套全。工業園區主要由“三區”組成,即楂林工業小區、上歐工業小區和羅坳工業小區,目前園區面積為11.3平方公里,我們正在實施擴區調區,完成后園區面積可達19.33平方公里。近年來我們投入70多個億,完善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楂林工業小區“五縱五橫”、上歐工業小區“四縱六橫”、羅坳工業小區“三縱三橫”路網全面成型。同時我們按照產城融合的理念建設園區,科學布局了一批學校、醫院、住房等公共服務設施,園區已經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工業新城。另一方面產業平臺。我們全力打造紡織服裝發展十大平臺。目前,服裝學校、設計中心、智造基地、總部大樓、展銷中心、人才公寓、省級服裝檢測中心、水洗產業園、面輔料市場等九大平臺已經建成,物流中心正在加緊建設。其中,我們水洗產業園一期已投產,全面建成后可實現年處理3億件套,北京服裝學院培訓中心(于都)、于都FDC時尚綜合體成功掛牌。同時,我們還規劃了1萬畝智造基地,每年新建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

第四環境優。一方面用工不愁我縣專門出臺了《關于推進人力資源向于都工業園區集聚的實施意見》《于都縣2021年園區企業用工獎補政策操作細則》等文件,從招工用工、品牌建設等方面給予扶持。另一方面辦事無憂。我縣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推陳出新,設立企業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領辦制”服務,由一名縣領導、一個服務單位、一名服務干部組成“店小二”服務隊,對每個項目的洽談、簽約、落地、投產及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涉及的一切問題提供全程跟蹤服務,讓企業放心、安心、快速投產見效。

第五是勢頭強。我們積極克服疫情影響,紡織服裝產業擺脫困境、逆勢而上,比如贏家、日播時尚、斐儷文德等一批企業,通過電子網絡平臺進行“小單快反”銷售,訂單量不減反增,我縣被認定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聯盟核心園區。特別是在中國服裝協會、服裝論壇以及各位企業家的關心支持下,縣級城市的于都連續舉辦兩屆中國服裝論壇創新峰會,不僅是對我們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充分肯定,而且對我們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自第一次峰會召開以來,我們新落戶紡織服裝企業28家,呈現生態重構、鏈式發展、抱團發展的良好勢頭。

各位來賓,我的推介就到這里,如需了解更多情況,請拿起您的手機掃描屏幕二維碼。最后,熱忱期盼企業家朋友們來于都觀光考察、投資興業!我們共享發展機遇,共造中國紡織服裝名城,共創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謝謝!

來源:鳳凰網江西頻道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