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工信部試點河南旗幟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平臺CEO 黃邦彥
題注:本文將“站在全球看中國、站在中國看河南”的多維視角看河南本土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分上、中、下三篇連載。聲明所有觀點為原創,其版權歸屬旗幟平臺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十五年內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三倍達到三百萬億元,經濟總體量相當于美歐之和,面向全球打造一批有一定話語權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自主高端品牌,樹立一批引領全球新時尚風向的產業集群,重新定義全球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格局,建設全球時尚新高地。
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經濟總量2020年首次躍上百萬億元臺階;其中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5190.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064.7億元;而來自海關快報的數據顯示,在全球防疫物資采購需求帶動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912.2億美元,創2015年以來新高。在所有數據中,紡織服裝行業又以產業用和家用紡織品類盈利能力表現突出,居于產業鏈各環節前列。
“趨勢新藍海”遇見偉大的夢想,正所謂“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河南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約4000億元,其總量位居全國第六,中部六省第一,已形成包括紡紗、化纖、織布、染整、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機械制造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是全國紡織服裝制造大省和中部重要的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承接地,具備發展壯大的能力和條件。
河南在全國既是紡織大省,也是紡織強省,有2000萬紗錠,居全國第一位;紗線產量323萬噸,居全國第四位;純棉紗299萬噸,居全國第一位;布產量13億米,居全國第九位;化纖產量55.8萬噸,居全國第十位;規模以上棉紡織企業有1519家,以新野紡織、舞鋼銀龍、焦作海華、通泰紡織、南陽紡織、夏邑恒天永安等龍頭企業形成的龐大產能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占領全國棉紡織高地。河南服裝年產量11億件,約占全國7%;規模以上企業53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約1500億元,位居全國第六位;培育了南陽、商丘、周口、鄭州、安陽、新鄉、信陽、平頂山等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形成了鄭州女褲,安陽、睢陽嬰幼兒針織童裝,新鄉、項城、長垣職業裝,光山、臺前羽絨服,鎮平毛衫,穰東褲裝等傳統特色服裝產業集群,以及周口、商丘、信陽、淇縣、西平等轉移集聚式品牌服裝加工產業集群?!兑庖姟芬裁鞔_指出河南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服裝和相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培育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0-50家,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10-15個”“叫響一批河南品牌,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建成全國重要品質服裝制造基地”。“十四五”時期,河南已將服裝產業列為重點產業,期待產業規模能翻番。正如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濤在“全省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所強調的:“河南服裝產業是大有可為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The only limit to our realization of tomorrow will be our doubts of today(實現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的確,夢想總是很美好,卻又總是現實的反面。站在中國看河南,河南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數據,一方面說明其擁有的產業鏈基礎及比較優勢,但另一方面說明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相較于廣東、浙江、福建、江蘇、湖北等省,這些數據背后同樣存在著本土紡織服裝行業“大而不強”“缺少有競爭力的品牌”的隱憂。注重價值的質量時代,河南若只是紡織服裝制造大省和產業轉移承接地遠遠不夠,應該盡量多地培育可正面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自主高端品牌,成為承載和向全球傳播中國文化自信的新時尚風向的產業集群。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件事物的長期發展規律是極少出現巧合概率的,就像數千年中國歷史每七百年左右會經歷一次波迭周期一樣,看似偶然,卻是一種必然。2003年,筆者在婭麗達服飾任職營銷總監期間,前往烏魯木齊小西門市場開拓市場,當時全國市場主流是廣東同類產品,幾乎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先驚疑“鄭州有品牌女褲嗎”后繼而表示不感興趣,那情景至今印象深刻。2005年,鄭州女褲發展初具產業集群效應,在河南工商聯組織下,以夢舒雅、婭麗達等為代表的數十家鄭州女褲企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至今對全國女褲格局仍影響深遠,在河南紡織服裝發展歷史中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中國女褲看鄭州”推介會。到2008年,以夢舒雅、婭麗達、逸陽等6家超百萬條領跑企業為代表的鄭州女褲產業集群,以年產化纖女褲1.6億條成為全國化纖女褲的領頭羊,夯實了發展基礎。二十年前的鄭州女褲,面對的是融入全國的發展機遇;二十年后今天的河南紡織服裝行業,面對的全球化“趁勢新藍海”的百年變局發展機遇。在河南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及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進程中,相信行業人很快便會再遇到全球客商發出的類似驚疑:“中國河南也產世界級的自主高端品牌?”安陽柏莊是“中國童裝名鎮”,是全國三大童裝重要產業集群之一,也是河南本土紡織服裝行業具備典型代表的特色產業集群之一。數據顯示:當地產業集群紡織服裝各類市場主體5300余家,其中紡織企業15家、服裝企業3000余家,雖然具備了總體規模在全國的比較優勢,但這種規模效應更多的是以小規模企業數量疊加取得的。產業集群內具備“頭雁效應”的龍頭企業數量極少,許多企業的研發、設計、營銷、供應等內部體系建設嚴重不足,相當數量的企業甚至還處于粗放經營階段。產業鏈生態協同方面,企業設計賦能差、智能制造普及率低、品牌建設滯后、產品附加值低、市場抗風險能力弱、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諸多問題正嚴重困擾整個集群提質升級,急需強鏈、補鏈,才能追趕上以“數字中國”“科技創新”等創新驅動浪潮。在河南紡織服裝行業的全產業鏈上,擁有鄭州女褲、安陽童裝、長垣職業裝、光山羽絨服、鎮平毛衫等特色服裝產業集群,還有平頂山、安陽、新鄉、周口等紡織產業集群。河南的純棉紗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位,紡織企業的原材料也主要是“新疆長絨棉”,如通泰紡織、海華紡織、新野紡織等企業采購量占比達到85%以上。今年3月,H&M拒絕使用新疆棉花事件,影響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從近17000元/噸回落到14200元/噸,落幅超過2000元/噸,紡織企業“金三銀四”旺季訂單量下降了35%左右,庫存增加,產業鏈上的紗線價格波動,警醒當下培育自主高端品牌的緊迫性。未來已來,趨勢就是市場運動的方向,抱舊守陳者終淘汰,審時度勢者主先機,順勢而為者被眷顧。河南紡織服裝行業歷史底蘊深厚、發展基礎良好,具備乘勢而上、發展壯大的能力和條件,高質量發展是必然趨勢。擁抱趨勢,河南紡織服裝產業若想穩健、快速完成全球化,揚長避短勝于取長補短。數字技術的“普適化”運用與組合化運用,正在突破單點技術到多場景運用的進化,3D設計、AR/VR、知識產權追溯應用等,對創意設計鏈的流行預測、產品開發、質量控制、創意發布、作業協同、商業運營等環節協同更高效。創意設計鏈是紡織服裝行業進入品質時代重要的價值實現頭部,也是自主高端品牌區別于產業鏈上低附加值環節的核心內容之一。今年數部知識產權類新法陸續實施,明確鼓勵原創價值實現,行業及企業會更加重視自主原創設計價值的保護,這對紡織服裝行業“買手”“仿版”為主的傳統經營模式將會進行提質升級。河南以文化為引領,挖掘本土優秀文化元素在創意設計方面的原創應用,相比于其他區域在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方面具有底蘊優勢。智能制造等技術創新是為社會服務的,它可以在快速提升產品品質和降低成本方面助力產業鏈基礎建設,是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及建設特色產業集群是基礎。河南紡織服裝行業在智能制造方面具有良好基礎,智能制造設備普及率正快速上升、保障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性。但是,在基礎技術之外,任何一種應用性的新技術都因其迭代更新而具備周期性特征,并非自主高端品牌核心。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專,找到河南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特專之長,會在“趨勢新藍海”無懼風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正如梁啟超所說:“河南最能代表中國五千年文化,一切文明都是從此發源?!苯陙恚袊鴥炐銈鹘y文化及優秀元素被越來越多的世界級服飾品牌、設計大師所應用于產品設計中,作品在巴黎等全球時尚殿堂的T臺上呈現,引領全球時尚發展新趨勢。凝聚行業力量,強鏈、補鏈、延鏈,達成全產業鏈高效協同,創新、培育、踐行自主特色時尚觀,構建自主特色時尚文化體系,才能更好地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建設全球時尚新高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中國文化為道,有形萬物為器。以文化為引領,則器達四海,業興不衰。《綱要》指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既見藍海,企業何為?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