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截至目前,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報名展商1200余家,將使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6個展館。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是從2008年兩展聯合以來的第7屆展覽會,主辦方表示,將努力為展商和觀眾提供一場高質量、高水平的全球行業盛會,讓智能裝備的科技力量照亮行業前行之路。
本屆展會有那些值得期待?展會開幕前夕,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給觀展觀眾介紹,哪些亮點值得留心去看。
《中國紡織》:當前行業發展的首要課題是什么?本屆展會上將有哪些智能化新產品值得關注和期待?
顧平:近兩年新技術不斷涌現,產業深度轉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讓行業發展環境產生了新的變化,當下是5G+ABC時代,即5G加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結合,這些技術共同構成了科技發展新的階段和應用場景。同時,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需求,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成為首要課題。
需求端更為關注產品開發和智能制造,因此對智能裝備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市場占全球50%以上,是世界紡機企業關注的焦點,2019年巴塞羅那ITMA展會上亮相的一些新產品將通過本屆展會向業界展示最新的應用動態和技術進展。比如,瑞士立達公司環錠細紗機械接頭手;卓朗集團Autoairo愛羅紡紗機;史陶比爾自動接經機新型撥紗系統;卡爾邁耶的速度達到2900轉/分鐘的高速經編機等。
《中國紡織》: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本屆展會也肩負著對“十三五”智能化生產示范線集中展示的責任,您能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嗎?
顧平:在紡織行業連續化、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等需求的帶動下,國內紡機企業產品技術進步非常快,一些領域的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些優秀的產品技術將在本屆展會上隆重推出。
如“十三五”期間,行業大力推進的包括紡紗、印染、非織造布等在內的六條智能化生產示范線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化纖長絲智能物流系統、萬噸級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產業化生產、千噸級碳纖維智能生產線實現了大絲束、高品質、低成本生產。紡紗機械智能工廠,實現了物流、工藝流、信息流的全面集成和全流程互聯互通,筒子紗染色等都有了重大突破,有的還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 亞洲展覽會將是聯合展的第七屆,作為展會組織者,我們在兩年多的精心準備下,努力為展商和觀眾提供一場高質量、高水平、體驗好、收獲大的行業盛會,助力紡織產業升級創新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