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持續多日的降雨一掃初夏的悶熱,為五月天帶來一絲清爽與適宜。與氣候不同,服裝行業依舊火熱,在這一周,漢服、國潮熱度不減,持續引發業界關注。下面就隨中服網一起來看看,過去一周服裝行業都發生了哪些事情吧。
國內事件:5月10日-5月16日
漢服市場今年銷售規模或將超百億
近日,央視財經報道了一則漢服需求量爆發消息,#漢服市場爆發#隨即沖上熱搜。據艾媒咨詢今年1月的報告顯示,中國漢服愛好者數量規模和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測2021年漢服愛好者數量規模達689.4萬人,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101.6億元。
中服說:近些年來,漢服不斷走向出圈之路,今年以來國潮熱度大增,作為我國傳統服飾文化代表的漢服自然也受到了更多關注,漢服愛好者數量不斷增加,帶動漢服市場規模大幅增長。在國潮崛起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認同國潮文化,對漢服產生興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人群,相信未來漢服市場還將進一步釋放潛力。
李寧新款聯名帆布鞋陷抄襲爭議
近日,李寧與星球大戰聯名的華晨宇同款男子經典球鞋預售時被網友扒出神似迪奧“B23”Oblique高幫帆布鞋白黑款,幾乎一模一樣的版型和配色,引發了大眾對李寧抄襲的猜想。消息發酵后,李寧迅速做出反應,在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下架該款產品,防止事件進一步發酵、惡化。
中服說:就李寧新款帆布鞋是否抄襲,網友們眾說紛紜,甚至引發了一系列國產品牌抄襲大牌的討論。雖然在產品設計上,抄襲、借鑒、致敬的邊界不是很清晰,但這也不能成為無法規避的理由。得益于新疆棉事件,李寧最近受到了國民廣泛好評,其產品也引發了消費者追捧。在這種情況下,李寧應當更加謹慎,真正成為消費者值得信任的國民品牌。
綜合服裝成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國潮品類
近日,艾媒咨詢發布了《2021年中國國潮品牌崛起研究報告》。報告內容顯示,綜合服裝成為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國潮品類,由2021年中國網民對國貨運動鞋服購買偏好度調查表得知,以李寧、安踏、回力為代表的國潮服飾,成功贏得近七成國民認可,品牌信任度普遍較高。其中,電商平臺成為用戶購買國貨最常用的渠道。
中服說:“國潮熱”蔚然興起,引發一場全民參與的國潮文化消費潮。其中,作為國潮文化的一部分,國潮服裝成為認同民族文化追趕國潮熱的普通消費群體首選。以李寧、安踏、回力為代表的國潮服飾業績上升明顯,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我國國產品牌當趁此東風,提升核心競爭力,贏得消費者支持和市場。
國際事件:5月10日-5月16日
Prada更換年輕掌舵人
在近日的Prada集團股東大會上,Prada正式宣布集團第3代接班人Miuccia Prada的長子Lorenzo Bertelli將接管Prada集團,并持股50.5%。這意味著Prada將成為首個由80后當領導的奢侈品巨頭。據悉,LVMH集團依然由72歲的Bernard Arnault掌權,開云集團和愛馬仕的掌權者也分別是60后和70后。
中服說:作為頭部奢侈品牌,Prada在2020年度出現了上市以來第一次虧損——5414萬歐元。彌補虧損對于Prada而言并不是難事,但是要想在市場重新煥發新生無疑還是頗具挑戰,Prada選擇更換年輕掌舵人轉型“年輕化”是一個重大抉擇,至于結果如何還需要時間驗證。
阿迪達斯Q1大中華區營收增長156%
近日,阿迪達斯發布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按中性匯率計,營收增長27%達52.68億歐元,運營利潤從4800萬歐元增長至7.04億歐元,增長1363%,凈利潤也從去年同期2600萬歐元增至5.02億歐元。具體來看,大中華區的表現尤為矚目——營收增長156%,來到14.02億歐元,規模上僅次于歐中非(EMEA)市場的17.7億歐元。
中服說:各項數據飄紅讓阿迪達斯對市場展現出極強的信心,甚至還上調了全年收入增速指引。然而,3月爆發的新疆棉事件正成為影響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市場的不穩定因素。事件爆發后,阿迪達斯引起了國民普遍不滿,以至于后續品牌有任何事件都要被拉出此事“鞭尸”。前幾日“阿迪達斯被罰5萬元”事件很快上了微博熱搜,評論區一片叫好聲。不知道,面對這種情況,阿迪達斯還能否堅持對大中華區市場抱有信心?
Champion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34%
最近,Champion母公司HanesbrandsInc(漢斯品牌公司)發布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報告,銷售額同比大漲25%至15.1億美元,主要得益于旗下內衣和運動服飾業務雙位數的強勁增長推動,其中Champion銷售額同比大漲34%。
中服說:從早期的運動服飾品牌發展到如今深受年輕人喜愛追捧的大眾潮流品牌,champion的轉型之路可謂非常成功。除了不斷與各大品牌聯名,增加品牌風格靈活性,champion還改良版型,使產品更適合亞洲人體型。如今,champion產品簡約復古的風格頗受年輕人喜愛。未來,Champion計劃繼續擴大國際市場,謀取更大增長。
ZARA以次充好被行政處罰
5月12日,快時尚品牌ZARA被曝出因產品以次充好被行政處罰的消息。據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颯拉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包括男式鞋子、兒童涼鞋、裙子等五款“ZARA”品牌產品被判定為不合格,這五款產品標稱的生產單位為颯拉商業(上海)有限公司。處罰結果為沒收違法所得1231.03元,罰款7076.81元,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罰單位為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中服說:事實上,ZARA在這之前已經有過多次被行政處罰的經歷了,處罰事由包括違反明碼標價規定、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在產品中摻雜、摻假等。作為快時尚代表品牌,ZARA的運營模式和成功經驗讓無數服裝中小企業成為其擁躉,然而,在撕開其快時尚成功的一面時不難發現,其在發展中存在的種種不足。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之下,ZARA母公司凈利暴跌七成,ZARA的境地算不上好,如何脫困ZARA還要仔細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