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bene西南紡織品紋樣原創設計大賽已完滿落幕,西南紡織品紋樣原創設計大賽致力于挖掘西南豐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圖樣、藝術繪畫作品,與時尚設計結合、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宣揚中國西南博大精深、絢麗多彩的地域人文,響應黨中央國務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地政策號召。大賽將持續舉辦五年以上;
透過一系列作品,我們真實的看到了設計師對西南豐富內涵的民族文化、紋樣、藝術繪畫作品,與時尚的融合,在新時代下,賦予作品更多的活力。
本期我們采訪了2021西南紋樣大賽參賽的選手們,與她們談談關乎創作與自我表達上的心得。
提名獎· 云雪萍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與科技專業 研究生
2019中國國際面料創意大賽優秀作品獎
首屆“原色杯”時尚女裝印花圖案設計大賽
優秀作品獎
我的小故事
我叫云雪萍,今年24歲了,平時喜歡做一些手作,比如陶藝、編織、手作皮包等等一些飾品類的創作,我很享受這種在快節奏的生活里慢下來的步調,會讓我有一種放松、治愈的感覺,我也很喜歡旅行,喜歡記錄自己在不同城市中的心境和感受,可以給自己的作品增添更多的靈感。
我從6歲起開始接觸美術,喜歡把日常所見所想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后來是源于熱愛,喜愛藝術本身。一開始我剛剛接觸設計這件事時,認為設計就是畫圖案,創作出形式生動、配色豐富的設計圖案就足夠了,但經過這幾年正式的學習之后,我發現設計遠沒有這么簡單,單純的圖案是沒有思想的、沒有內容,只是最基本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一個好的設計則需要考慮到多方面,均衡考慮經濟、文化、環境、道德和社會問題,在設計中思考引導和滿足消費需求,并且維持這種需求的持續滿足,達到可持續設計,一個好的設計不僅需要美觀性、實用性,還需要有文化可持續等等多方面的滿足。






《花開石榴》
在創作本次參賽作品之前我首先去到了黔東南州丹寨縣做了實地考察,進行深入調研和學習,向當地傳統手藝人拜訪學習了古法造紙、鳥籠制作、蠟染等傳統技法,使我深切體會到了我們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尤其是作為我們古代三大傳統印花技藝之“蠟染”技藝讓我不禁贊嘆,蠟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它同所有傳統手工藝一樣,是華夏文明的符號象征,但其同大多數手工藝一樣,也面臨著傳承和保護的嚴峻問題。通過此次親身調研和制作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文化傳承是我們在前進的路上不容忽視的問題,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
我認為,文化的傳承,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并且要想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則必須使得文化載體傳承與創新結合,大眾與品質并重。

學習制作古法造紙技藝
此次參賽作品靈感來源于蠟染中的裝飾紋樣,以花卉植物紋為主,用現代表現形式重新詮釋傳統圖案,選用石榴紋、窩妥紋、幾何紋等表達多子多壽等美好象征意義的元素組成整個畫面。整體圖案借鑒丹都式蠟染中果中有花、花中有果、葉中開花、花中生葉的植物紋樣原則,不僅體現這些民族將美集中升華、祈禱繁衍昌盛的愿望,也反映出這些民族“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即各種不同物種都是有靈性的,而且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觀念。



對我來說在創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蠟染圖案的外形和色彩加以更現代、更大眾化的形式展現出來,提取優秀傳統文化設計元素,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可以表達少數民族民眾對待生活的美好愿景。


熱衷于探索環保可持續




提名獎· 周藝玲

我就讀于重慶外語外事學院,平時很喜歡繪畫和書法;我之前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后因熱愛服裝設計所以選擇服裝設計,在這個過程之中,一直深刻的覺得堅持熱愛的一切并為之努力去做到極致,看到自己的作品一點一點成型對于我來說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巴蜀變奏曲》
當時看到大賽主題的時候,我腦海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重慶的土家族和云南的苗族,這是西南地區最具代表的民族,于是我就以這兩個特色民族特有的紋樣進行轉化。

作品由西南少數民族苗族的挑花與蠟染所制作出的紋樣進行提取創作,幾何形花紋及線條組合出的紋樣圖案風格顯著;我想表達出傳統紋樣應有的魅力,改變大家腦海中固有的認識,并通過變化的線條去感受韻律,有時候紋樣并不一定依賴于色彩。

在創作的初期在不同的方案里面猶豫不決,有很多想法但是每一個都不完整,合并在一起又略顯繁瑣。后面經過一系列的思考,我將每一個想法都單獨畫出來,分不同的階段進行篩選,在初稿階段將無法具體化的想法刪除,把大致輪廓勾勒出來;在中期進行色彩搭配,選出色彩搭配既舒適又與作品貼合的幾個方案;最后優化細節的時候查閱資料,結合文化與藝術特色選出自己最滿意的一幅作品修改完成。

這次大賽讓我看到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將傳統文化與時尚設計相融合使更多人能關注并愛上我們的傳統文化,通過這次比賽我更加體會到了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更加要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提名獎· 梁微苒

西安美術學院服裝設計藝術專業研究生
第二屆國際大學生藝術年度獎銅獎
第四屆國青杯全國高校藝術設計作品大賽
學生組一等獎
第六屆唯金杯中國拼布創意設計大賽
現場最佳人氣獎
不忘初心 從新出發
受父母的影響,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書畫與文學的環境里,記事起便開始在書案邊上寫寫畫畫,但那個時候的我并不知道藝術的價值和重要性,筆和紙更像是我童年時代朝夕相處的伙伴。到了中學時代,通過電視節目和時尚雜志,我了解到了設計這個職業,課間休息的時候常常在練習本背后畫各種衣服,那個時候開始有了成為設計師的念頭。
高考之后,我進入西北大學學習了環境藝術設計,在這里我遇到了很多指引我、幫助我的良師益友,學習到了各種藝術設計的專業知識,在大學畢業后,我遵從內心的喜好,進入西安美術學院攻讀服裝設計專業碩士,因為童年的藝術熏陶和大學的學習經歷,我往往會從藝術角度和生態環境的視角去欣賞設計作品,能將藝術性、實用性、環保性相結合的設計常常會讓我心生敬畏,從環境設計到服裝設計,因為熱愛我一直在學習和重塑自我的路上。
藝術和設計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希望我能不忘初心,創作出更多有能量有溫度的作品。

《影吟吊樓》
“林中翠竹蓋坡溝,綠樹蔥蘢隱吊樓?!钡跄_樓作為西南地區的傳統特色建筑,依山傍水,就勢而建,高懸地而,美不勝收。但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吊腳樓人人們的視野里逐漸消失,本次設計以吊腳樓為創作靈感,結合西南地區的榕樹、蕨類植物、渡船等元素進行創新設計應用,意在運用現代的手法重新詮釋中國傳統建筑利地域文化,吸引更多人發現并感受到西南地區的獨特魅力。



作品成品圖

提名獎· 豐瀾

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
2020第六屆中國馬海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入圍獎
2020中國戰“疫”暨第三屆中國時裝畫大展
2020’OBEG服裝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優秀獎
第30屆中國真維斯杯休閑裝設計大賽入圍獎
2021bene西南紡織品紋樣原創設計大賽提名獎

《DRAGON》

設計圖

在未來,我希望可以保持一種積極向上,不斷探索的心態,繼續進行設計和創作;參加比賽,通過比賽積累設計經驗,不斷突破自我,并且向優秀的人學習,不斷進步。
文章來源:服裝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