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記者觀察】恒力、盛虹、榮盛、恒逸等聚酯大佬加速布局新材料產業 轉型背后意欲何為?

發布時間:2021-09-18  閱讀數:7975

經過前期多次探討交流,恒逸集團與潞安化工集團已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早在2021年2月2日,恒逸集團與潞安化工集團就舉行視頻簽約儀式。雙方擬采用“以化聚焦、焦化一體”的思路,以潞安180項目為切入點,打造“國際一流的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實現“一塊煤到一片材”的一體化、高新化、綠色化、高端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產業布局,進一步提升產業項目競爭優勢。

材料是人類一切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是生產力的標志。


在現代大國競爭中,在中國制造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版塊顯然是“必爭之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日前在“2021中國紡織創新年會·功能性新型材料國際論壇”上如此定義纖維新材料:“纖維新材料是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引擎、纖維新材料是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基石、纖維新材料是延展消費市場空間的重要力量?!钡靡嬗诶w維新材料的支撐,紡織行業的發展正在賦予“經天緯地”、“錦繡山河”新的注解。從華服之美到民生之安,從國防之強到交通之暢,纖維材料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


“得高端前沿材料者得天下”。新材料一直以來也是世界化工強國和跨國公司競爭的戰略高地之一。《中國紡織》關注到,近年來聚酯龍頭企業頻頻涉水“新材料”領域,從榮盛到盛虹,再到恒力、恒逸等,聚酯大佬在做大做強“石化—聚酯”產業鏈的同時已經開始了新材料領域的布局。


有研究報告分析,到203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未來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高達15%以上,是支撐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是,盡管我國新材料市場需求十分龐大,技術短板也十分突出。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電子陶瓷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等一大批前沿技術有待突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量達2700萬噸,但消費量高達3800萬噸,供給和需求量相差1100萬噸,化工新材料的自給率僅為71%。同時,高端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進口依賴度更高,總體處在全球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鏈低端。


而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的時代命題之下,新材料無疑推動這場變革的關鍵催化劑和戰略支撐力。我國新材料產業能否供應優質足量的“彈藥”,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這場“雙碳戰役”的結果。如果不能站上這一產業金字塔的頂端,我國將始終在纖維強國的門外徘徊。


而聚脂龍頭涉足新材料產業,無疑給整個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讓我們對新材料產業的未來有了更多得期待。


恒力

定位“國際” 劍指珠穆拉瑪峰峰頂

圖片


914日,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在蘇州市吳江區開工。


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200億元,主要建設年產100萬噸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工程塑料項目以及研發、倉儲、營銷中心,全面運營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力給新投資的產業園定位為“國際”,而投資的項目主體是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該材料主要應用于電子電氣、光學材料、信息技術、功能性包裝、新型裝飾、建筑、汽車等領域。功能性塑料主要包括PBTPBAT改性材料等,主要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電氣、工業機械、可降解塑料袋、生物降解膠、生物降解熔噴料、3D打印耗材、煙包材料、發泡材料、生物降解農用膜等領域。


據悉,其中部分產品將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在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應用前景廣闊。


恒力是紡織化纖行業內首屈一指的巨無霸企業,已形成以煉油、石化、聚酯長絲、織造以及新材料一體的紡織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目前,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已投產,150萬噸/年乙烯項目和500萬噸/PTA-4、PTA-5號線也已全面投產并實現商業化運營,PTA產能增加至1160萬噸,成為全球唯一一家運營產能超千萬噸的企業。恒力化纖年產20萬噸高性能工業纖維項目全面投產,工業絲運營產能翻倍并擴充至年產40萬噸規模,聚酯產能超360萬噸。


其實早幾年,恒力就已經開始涉足新材料領域。在限塑令的助推下,目前康輝新材年產3.3萬噸可降解新材料實現滿負荷運行,這次的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投資無疑為恒力新材料版塊的“爐灶”里又添了一把火。

盛虹

步伐最快 版圖最廣 “野心”最大


816日,新華通訊社刊發《“雙碳”目標下巨頭轉身:盛虹進軍新能源新材料》重磅報道,盛虹從戰略高度率先轉型的典型案例受到各大央媒和重點媒體關注。


盛虹是印染起家,因刷新世界紡絲工業紀錄的“超細纖維”成功轉型,將產業版圖擴張至化纖領域,并一直以“創新的纖維技術”在行業內頗負盛名。2010年,盛虹向上游拓展,在連云港國家級石化基地先后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企業斯爾邦石化。


斯爾邦石化這個名字是從巴斯夫、拜耳、杜邦3家公司中各取1個字音而得名的,承載了盛虹劍指全球化工新材料強企的奮斗目標。于2016年投產的斯爾邦,年產240萬噸醇基多聯產項目以甲醇為原料,經過甲醇轉化制烯烴(MTO)工藝生產乙烯、丙烯,進而生產下游衍生物,項目單體規模位居全球前列,丙烯腈、MMAEVA、EO及衍生物等裝置產能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202179日,盛虹旗下上市公司東方盛虹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作價143.6億元購買斯爾邦100%股權。


目前,斯爾邦正在快速推進二期丙烷產業鏈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70萬噸丙烯、52萬噸丙烯腈、18萬噸MMA。項目全面投產后,斯爾邦的丙烯腈整體年生產規模將達到104萬噸,成為世界級的丙烯腈核心生產基地。


同時,斯爾邦還是國內最大的EVA光伏料供應商。其自主研發的EVA光伏料產品在晶點、熔指等關鍵指標改進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有力打破了國外壟斷,極大緩解了下游市場需求緊張的局面。


除了斯爾邦這一大樹,今年4月,盛虹還與鄂爾多斯政府簽訂綠色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擬規劃建設甲醇和下游生產醋酸、甲醛、丙烯酸、烯烴及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樹脂等多種高端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產品。


在盛虹董事長繆漢根親自主持的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實施領導小組成立大會上,繆漢根表示:“如果說過去30年,依靠中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和企業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盛虹成長為世界級石化產業巨頭。那么未來盛虹的壯大則必須依靠4個‘新’,即新時代、新戰略、新盛虹、新使命,向新能源新材料轉型?!笨姖h根在會上強調說,引領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既是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下,盛虹作為民營企業典型代表的新使命,同時也是順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盛虹作出的新選擇。繆漢根表示:在“十四五”期間,盛虹將建設成為具有“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榮盛

進軍煤基新材料 未來可期


20201110日,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水榮一行人到訪山西華陽新材料集團,與華陽新材料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翟紅,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永革就開展深入合作交流座談。


翟紅介紹:當前,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聚焦新材料這一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藍海產業,布局了一批處于研發尾部和量產首部的新技術、新產品,實現從炭到碳的轉變,從原料、燃料到材料的升華。希望雙方加強溝通,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以“合作、合資、合伙”的模式,全面開展合作,打造“煤----終端產品”的新材料全產業鏈。


李水榮在交流座談時表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是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有著豐富的優質煤炭資源和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我們對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的高質量轉型發展充滿信心。希望雙方加強溝通交流,搶抓發展機遇,拓寬合作渠道,加大合作力度,在新材料方面探索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今后,榮盛集團將把華陽作為重要戰略合作伙伴,與華陽一同布局新材料全產業鏈?!?/span>


2021830日,由榮盛控股全資持有的榮盛(山西)煤業有限公司與榮盛(山西)碳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均為5億元,李水榮出任兩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據工商信息,上述兩家新成立企業中,榮盛煤業經營范圍包括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化工產品銷售、煤炭及制品銷售等,榮盛碳基新材料經營范圍包括化工產品生產、化工產品銷售、煤炭及制品銷售等。


榮盛石化主要從事各類石化及化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包括烯烴及其下游、芳烴及其下游三十多類產品。近幾年,公司著手布局市場緊缺、進口依存度較高的新材料領域,包括高端聚烯烴、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高壓聚乙烯等產品。新能源方面,當前已具備年產20萬噸的DMC產能,此外公司擬投30萬噸/年的光伏級EVA,公司有望通過產業鏈延伸,持續推動產品附加值增長。與此同時,榮盛石化旗下永盛薄膜聚焦于薄膜類產品生產,存在向光學膜/ 光伏膜/半導體等相關中高端膜市場布局潛能。


顯然,榮盛在山西下的這步棋意指煤系新材料,而之后是否會聯手華陽新材料,成立新公司會進行哪些項目建設,仍在保密階段。


恒逸

攜手山西本土國企 強強聯合共贏發展


而隨著榮盛“進軍”山西,同在蕭山的恒逸集團也同樣選擇了山西以及山西的“煤”。


916日下午,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率隊蒞臨恒逸走訪調研,并與恒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座談交流,就推進落實恒逸集團與潞安化工集團深入合作進行研究和部署。

潞安化工集團是山西省唯一從事化工業務的省屬國有重點企業,雙方的合作無疑對完善恒逸集團在山西布局發展煤化工項目,實現補鏈、強鏈意義重大。


經過前期多次探討交流,恒逸集團與潞安化工集團已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早在202122日,恒逸集團與潞安化工集團就舉行視頻簽約儀式。雙方擬采用以化聚焦、焦化一體的思路,以潞安180項目為切入點,打造國際一流的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實現一塊煤到一片材的一體化、高新化、綠色化、高端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產業布局,進一步提升產業項目競爭優勢。


王一新表示:潞安化工集團與恒逸集團牽手聯姻,把國有企業優勢與民營企業活力有機結合起來,將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