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云”上桐鄉的數據:從2014年到2020年,數字經濟企業數量從355家增加至2443家;規上數字制造業產值從49億元增長到164.12億元。
近年來,浙江將萬物數字化浪潮視為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最大變量,將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打造。今年2月,浙江吹響數字化改革號角,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躍升。

對于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桐鄉而言,數字化早已不是陌生名詞。自2014年大會落戶以來,桐鄉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好烏鎮、發展好桐鄉”的殷切囑托,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決策部署,充分承接峰會紅利,緊緊圍繞產業數字化,大力推進“互聯網+”改造,走出了一條具有桐鄉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正如市委書記齊力在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時所言,大會永久落戶以來,桐鄉數字經濟發展得更快了。如今,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桐鄉發展最快、最具想象空間的產業,也是桐鄉的地標產業。
當“沉睡”的數據被“喚醒”,車間變“聰明”了,企業“上云”了,“互聯網+”為桐鄉產業轉型升級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數字活水不斷流入桐鄉經濟的發展血脈,澆灌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發展新氣象。
小小“+”號
加速向“智造”邁進
桐鄉素來是工業強市,擁有市場主體16萬余個,企業4萬多家,用“頂天立地、鋪天蓋地”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當世界互聯網大會帶來的紅利加速釋放時,如何推動傳統產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不斷向中高端邁進?向數字要效益,成為了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的發力點。
桐鄉產業數字化的第一步,便是建立數字車間、黑燈工廠,讓“笨重”的機器變得更加輕巧和靈活。
智能倉儲、智能裁剪、智能縫紉,難以想象,如此多的智能化數控場景,會在一家服裝企業實現全景式呈現。作為烏鎮的一家本土企業,嘉興恒美服飾有限公司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于2018年觸“網”蝶變,開啟了智能化改造。
如果說,此前從密集型傳統產業成功突圍,靠的是創意時尚道路。那么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恒美選擇用數據驅動生產?!笆澜缁ヂ摼W大會舉辦了一屆又一屆,作為本土企業,也應積極擁抱互聯網,用長遠的、發展的眼光看企業發展?!惫酒蠊懿控撠熑笋T曉說。

烏鎮峰會紅利釋放下,“恒美服飾”大手筆投入智能工廠。自動模板機將操作難度高的零部件變成了標準件,實現1臺機器代替2至3人,自動分揀系統通過一塊芯片精準識別出產品的款式、尺碼、顏色,省去人工分揀環節……短短幾年時間,企業數字化改造從無到有。馮曉說,得益于智能制造,企業生產效率提升了近30%。
嘗到甜頭的恒美服飾,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大刀破斧前行。因為覺得引進設備的很多功能不符合實際需求,去年,企業還專門成立了設備研發部門,研發符合自身實際和產品特性的自動化設備。眼下企業投資打造的智能工廠二期項目也即將投產,有了5G、物聯網等技術助力,企業智能化水平將上一個新臺階。
對于企業而言,從“制造”邁向“智造”,最直觀的感受便是一道加減法——運行效率、生產質量的提升,運行成本的下降。

京馬電機直流電機智能數字化車間內,智能組裝工序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流水線操作。“從原材料到產品產出,智能組裝工序每條生產線只需要2名工人,生產效益進一步得到提升。”公司制造部部長毛黎軍介紹。

聯洋新材行政管理總監徐國洪則是亮出了一張“會動”的5G數字化車間可視圖。圖上,車間設備數量、產品生產進度、下單時間數量等情況一目了然,甚至連每臺設備的單位產量和能耗也能清晰地顯示。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桐企更是主攻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勇闖數字技術“無人區”,攻破一批“卡脖子”難題,填補一批國內空白和盲區。

浙江鑫可傳動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條生產線只需要七八個工人,每85秒就可以下線一臺變速器,不僅打破了“國產數控機床很少有機會組成產線”的難題,更實現了變速器生產的自主可控。

普通設備需要10分鐘才能生產出來的零部件,雙環傳動(嘉興)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只需10秒鐘就能搞定,這也是德國采埃孚公司首次將高端乘用車變速箱齒輪移至中國生產。

“智造”為企業帶來的更是競爭力的不斷凸顯。尤其是面對疫情這場大考,產業數字化為桐鄉企業增添了強勁的“免疫力”,充足的內生力量也讓其能夠化危機為先機,進而創造勝機。誠如浙江曼得麗涂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屹桐所言,得益于“機器換人”,在當下多變的環境中,我們能比別人更快一步應對,搶灘發展高地。
2020年,桐鄉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達101.89,連續6年保持增長,穩居全省第一梯隊前列,工業應用指數居嘉興首位。累計實施數字化改造項目1107個,成功創建省級以上產業數字化領域示范試點23項。
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時,一個小小的“+”號,正滲入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迸發出全新的業態、模式和生態。

華騰牧業智能化豬舍里,1萬多頭豬佩戴上了智能耳標,實行“一豬一碼”。通過內置電子芯片,企業可實時監測追溯生豬存欄、出欄、死淘、定位等情況,同時配合環境控制系統、自動飼喂系統和智能機器人等,實現生豬養殖全生命周期精密智管。

振石集團浙江宇石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現有ERP系統大數據為基礎,重新開發設計搭建智能化物流平臺,通過智能化數據分析,得出人、車、貨三者之間的最優解,不斷提升車輛的使用效率。
鏈動未來
數據“云”上見
產業數字化不僅僅是數字車間那么簡單,如果要問當下工業領域什么詞最火?非“未來工廠”莫屬。
什么是未來工廠?
按照浙江省培育建設“未來工廠”試行方案的要求,未來工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也就是說,未來工廠不僅僅是數字車間,更是全業務鏈數據管理系統。
諸多數字技術如何集成在制造端,向上承載智能制造應用生態,向下接入海量工業大數據?且看巨石玻璃纖維未來工廠。
玻璃纖維作為工業強基的戰略性新材料,在風電、5G、交通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巨石集團充分應用數字化孿生技術,結合玻璃纖維智能制造系統架構,對全流程工藝和關鍵裝備進行3D仿真建模,實現生產運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作為全省首批未來工廠,巨石集團搭建了狀態感知、嵌入式計算等一攬子系統工程,實現了智能裝備、智能系統與人的互聯。“如今一條生產線要切換產品,只需公共大數據中心調取該產品的相關參數,直接切換就可以了,再也不需要工人去每臺機器上調整試驗了?!敝袊奘萍脊芾聿靠偨浝眍櫣鸾榻B。

這個被譽為“中樞大腦”的工業大數據中心,集成ERP、MES、PLM等系統,集運營、制造、控制于一體,構建起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鏈。
基于工業互聯網打通需求側和供給側,以數據為主線貫通產業鏈上下游,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選擇。
基于云平臺,浙江嘉名控股有限公司工況自動監控系統里,還能實時查看全市企業的環保設備運行數據。對于工人來說,不用到現場就能對工業設備進行遠程監控;而對于環保部門來說,足不出戶就能對企業的環保設備進行實時監管。
新澳股份打造的羊毛紗線生產數智工業互聯網平臺,則覆蓋產業鏈協同和企業生產車間協同,有效提升了產品合格率,大幅縮短了交付周期,進一步優化倉儲物流的流程和響應周期。
自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以來,短短7年間,桐鄉“上云”企業從0家增長到6548家。其中,去年以來,我市新增“上云”企業1509家。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建成企業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5個,其中省級以上示范試點平臺5個,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項目5個,入圍省級“未來工廠”3家。
產業大腦
向“生態構建”躍升
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桐鄉并不滿足于此。傳統制造業優勢明顯的桐鄉,如何助力產業鏈提檔升級?構筑“產業大腦”,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由“平臺賦能”向“生態構建”躍升,便是桐鄉的下一個目標。
作為數字經濟系統建設的核心支撐,“產業大腦”融合政府側和市場側,貫通生產端與消費端,既能描繪經濟運行態勢,洞察產業鏈情況,還能多維度展示產業信息、各區域產業和企業的行業趨勢,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數字化賦能,為產業生態建設提供數字化服務。

桐鄉的動作是從化纖制造業開始的。自2017年起,桐鄉正式啟動化纖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以行業龍頭為引領,全面推動化纖制造業改造提升,并建設了化纖行業全國唯一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二級節點。截至目前,化纖節點已為27家企業提供產品標識注冊、解析和溯源服務,標識注冊量達1.5億。
不止于此,桐昆集團、新鳳鳴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更是將信息化部門業務獨立出來,并以此為基礎,培育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工業信息工程服務企業,提升“產業大腦”建設規?;漳芰Α?
誠如新鳳鳴集團首席信息官、桐鄉市五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會成所言,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獨善其身越來越不可能。“依托鳳平臺這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平臺,新鳳鳴在對內賦能的同時,還對外為區域和行業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五疆發展就是新鳳鳴集團專門剝離智能化服務業務成立的公司?!彼f,去年五疆發展已服務國網、農行、久立等央企、民企59家,合同金額超千萬元。

今年,桐昆集團攜手世界500強企業聯想集團,打造了桐鄉首家工業科技服務企業——浙江恒云智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據悉,恒云智聯融合了桐昆的行業優勢和聯想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端邊云網”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已為多家制造業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轉型和規劃、智能化創新平臺、智能制造技術等產業數字化的技術服務,鏈動上下游更多企業,降低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門檻。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同富裕的新圖景下,恒云智聯還將目光聚焦智慧鄉村、智慧教育、智慧園區等領域,構筑起智慧鄉村等應用場景,在讓技術積累轉化為企業效益的同時,也讓做大分好“共同富?!边@塊蛋糕更顯生動。
就在前不久,桐鄉與百度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新材料及時尚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合纖產業大腦及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度推進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核心的業務場景數字綜合應用的建設落地??梢云诖?,有了百度在AI、區塊鏈、云計算等領域的優勢助力,“桐鄉智造”將更進一步。
多點發力
數字動能澎湃
你難以想象,在一個江南小城,能有多少5G基站。自2019年3月嘉興第一個符合商用網標準的移動5G基站在烏鎮建成開通以來,我市高水平建設5G基站和網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1305個,數量居嘉興第一,覆蓋率達70%。
今年,浙江對全省90個縣(市、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并發布了《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綜合評價報告》。我市基礎設施一項,位列各縣(市、區)第6位。在推進數字經濟新基建過程中,我市已逐步形成5G、超算中心、國際互聯網數字專用通道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為支撐的新基建高地。

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重要時期的桐鄉,如何在這場數字化的賽跑中,讓傳統產業這頭“大象”跳舞?堅持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力,僅是桐鄉牢牢穩住發展“底盤”的縮影。
近幾年來,我市每年投入近百億元實施超千項數字化改造項目,推動更高水平的產業迭代升級。為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桐鄉先后出臺《桐鄉市2019年工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實施方案》《桐鄉市工業企業智能化技改診斷行動方案》等,聚焦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診斷服務,引導和鼓勵全市規上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技改投資、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以及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
與此同時,《桐鄉市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桐鄉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獎勵細則》等配套政策也相繼出臺,明確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工業互聯網、未來工廠、機器換人、企業上云等數字經濟類項目,讓企業加快數字化步伐更添底氣。
今年,桐鄉將產業發展格局優化為“1+3+1+X”,將數字經濟放在桐鄉經濟建設中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引領地位、核心地位,將數字經濟確立為桐鄉的地標產業,舉全市之力進行打造。如今,“無經濟,不桐鄉”“無數字,不桐鄉”已然成了百萬桐鄉人的強烈共識和自覺追求。
可以看到,桐鄉正用自己的行動,不斷思考、探索、實踐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這個“第一課題”,全力交出一張用“數字”秘鑰開啟“智造”未來的答卷。
文章來源:桐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