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老話可用于任何事情,對于女褲行業,也不例外。
從公平鎮到毛嘴鎮
在中國,最早的女褲名鎮當屬廣東海豐縣公平鎮。
2004年,公平鎮有服裝生產企業168 家,與其相配套的輔料、拉鏈、制線、洗水、繡花、塑料、包裝等企業22家,服裝工業產值超過50億元。
那時,公平鎮有國家馳名商標1個(百斯盾) ;廣東省著名商標9個(文時特、百斯盾、威文、貝克頓、海華拉鏈、桌球王、古士旗、來吉奇),獲省級名牌產品4個(百斯盾的西褲、威文的西褲和休閑服飾、文時特的休閑褲) ,有3家企業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鄉鎮企業創名牌重點企業”( 威文、文時特、凱利來) 。
如今,公平鎮里的褲業或者轉型或者搬離或者沒落,昔日女褲之鄉已名存實亡。
中國有鄉鎮4萬多個,而經濟發展千差萬別,實力強的年經濟規模超過千億元,人口在六十萬以上,城鎮規模遠超某些縣城,而弱小的這里就不說了。
公平鎮年經濟總量在百億以上,百強鎮的名單里沒有,但至少在千強吧,如果有這個名單的話。
2004年,毛嘴鎮還沒有女褲產業,《中國褲業》雜志還沒有創刊,當時與公平鎮齊名的褲業名鎮還有石獅蚶江和海城西柳。
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是以萬歷十五年為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并非只寫那一年的歷史。我在本文之所以提到2004年,是因為那一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強悍的一年。
十年樹木,毛嘴裁縫回鄉成氣候
開放開明,尚德尚進。
——仙桃精神
海豐向北1000公里。
武漢衛星城市之一,仙桃市。
仙桃距離武漢120公里,毛嘴是仙桃西面的一個鎮,湖北省百強鄉鎮,這里的女褲產業發端于2011年。
2011年,漢正街、長豐村等服裝生產密集區域面臨拆遷,鑫兄弟服飾老板謝松高決定把工廠搬回老家毛嘴鎮。
毛嘴裁縫很有名,常年在外打工的超過兩萬人,他們之中更是打拼出了幾百位服裝企業老板,這些老板們大都在廣州、武漢等地辦廠,謝松高是其中之一。
鑫兄弟服飾的回歸,使毛嘴鎮敏銳地意識到“承接漢正街產業轉移的重要機遇”,鎮政府適時打出“迎接老鄉回家”感情牌,出臺一系列優惠措施,條條回應企業痛點:修建廠房、拎包入住、免征稅收、貼息貸款………面對家鄉的盛情,毛嘴籍的服裝企業老板主動回鄉洽談搬遷事宜。
2011年至今,從廣州、深圳、武漢回遷毛嘴的企業達到242家,園區已建成面積2500畝,建設標準化廠房120萬平方米,建設“直播工廠”31家,吸納服裝產業工人3.5萬人,年產女褲1億條,年產值突破70億元。
親歷“無中生有”的女褲之都
2021年6月25日,我和湖北省服裝商會周進秘書長、湖北省服裝商會褲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怡田服飾董事長謝光、副主任委員、羅芙仙妮服飾董事長劉先云一行到毛嘴考察女褲產業,毛嘴鎮鎮長朱從博接待了我們,朱鎮長5年前來鄭州考察過,我們認識,交往不多,沒想到他默默關注著我的微信朋友圈,知道我在堅持跑步。
正趕上炎熱的中午,先是開車繞著園區瀏覽了一番,標準化的廠房和車間,并沒有什么新奇,只是規劃的比較整齊,房頂的標牌時常有女褲之類的字眼出現,對于我一個老褲業人,心里還是激動的。
近些年的褲裝行業,多聞舊人哭,少見新人笑,大多數企業效益斷崖式跌落,行業生存艱難。
而毛嘴鎮,是個例外。
俏琴雨花服飾老板周小波,60后的人,開大切,喜旅游,心態樂觀,生意基本上交給了兒子。
俏琴雨花服飾工業園,栽種著幾十棵買進來的大樹,周小波希望這個院子盡早綠樹成蔭。
伊炫服飾老板丁輝是80后,正值壯年創業的好年華。
伊炫服飾公司安裝了7條智能吊掛系統,引進了1臺全自動裁床、5臺電腦貼袋機、自動鎖眼機等高端設備。
這些設備都得到政府的補貼。
毛嘴鎮鼓勵服裝企業對生產設備進行更新換代,鎮政府拿出資金,用于補貼技改企業。
據統計,當地已有53家企業新上了72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機械化、智能化程度正向整個制造環節擴展。
在毛嘴鎮,生產能力過百萬件的女褲企業在20家左右,還有三家男褲企業,最大的企業年加工能力300萬件。
毛嘴的遠見與短板
目前,毛嘴鎮在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中國女褲名鎮”的授予,雖然之前毛嘴鎮的相關宣傳資料里已經有女褲名鎮的說法,但畢竟沒有得到官方的授權。
這是毛嘴鎮的遠見。
對于未來,毛嘴鎮有“千百十一”的發展規劃,即千家服裝企業,百億產值,十萬人口,一個服裝產業集群,打響擦亮服裝特色小鎮這塊金字招牌。
我相信百億產值不久就能實現,現在產值也有70億元了。
毛嘴鎮的榜樣近處就有。
據當地人講,彭場之前不如毛嘴。
現在的彭場鎮,是中國非織造布制品名鎮,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間,仙桃無紡布盛名遠播,作為仙桃市六大主導產業產非織造布產業年產值400億元左右,而作為主產地,彭場的無紡布產品產值應該超出百億(筆者猜測,沒找到官方數據)。
彭場,總人口11.6萬人,卻生產出了全中國60%的無紡布產品,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產品暢銷歐美市場近二十年,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最大無紡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躋身“全國百佳”產業集群,先后獲得“湖北省文明城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中國非織造布制品名鎮”等美譽。
以上復制網絡報道。
毛嘴鎮的目標雖然低調,但有彭場在一旁做比較,毛嘴女褲或許也有超越國界的志向。
把視野拉遠一些,2000公里外的遼寧西柳鎮,被授予過“中國褲業名鎮”,曾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過。
西柳鎮以褲子起家,依托商貿,西柳的服裝交易額達到850億元。
在毛嘴鎮的短暫考察,贊嘆之余有幾點建議:
其一:產業工人的問題。
據介紹,毛嘴鎮的女褲企業工資很高,七八千元是正常工資,而且不好管理,家里農忙或者有事就時常請假。這個問題不是毛嘴的特色,其他地方也存在,當地勞動力離家近,把進廠工作當成增加收入的一個門路,容易自由散漫,如果企業管理不嚴,思想工作不深入,工人管理難是正常現象。
對于毛嘴,引進外來員工,進行員工技能和思想培訓,是今后的重要工作。
其二:龍頭企業培育問題
毛嘴鎮還沒有在業內叫得響、有影響力的品牌,沒有質量和管理方面特別突出的企業,鼓勵支持有潛力的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和管理團隊的建設,培育一批職業化程度高、有成功案例的隊伍,形成示范和榜樣力量。
其三:商貿市場的問題
能否形成女褲的當地交易,對毛嘴的未來也是考驗。從西柳、義烏、虎門、石獅的經驗來看,工業和貿易要互相促進。
毛嘴距離武漢雖然只有120公里,但來往運輸還是麻煩的,在物流發達的現在,在哪里發貨都可以實現,因此,毛嘴的貿易功能也是值得考慮的。
其四:加強行業協會或政府的領導作用。
單個企業規模、資金有限、人才有限,把大家力量集中在一起,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推動行業的發展,從新聞宣傳、活動組織、展會組織等方面,打出地方產業集群的影響力。
文章來源:褲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