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熱點|火熱行情得到數據驗證,國產碳纖維龍頭業績快報太亮眼了!

發布時間:2022-01-25  閱讀數:10211

熱點|火熱行情得到數據驗證,國產碳纖維龍頭業績快報太亮眼了!



圖片

文| 本報記者 同黎娜

編輯| 張建春

國產碳纖維持續火熱的行情,在龍頭企業的業績中得到充分體現。

近期,A股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多家企業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成績亮眼。





光威復材
整體贏利能力穩定增強

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威復材”)近期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07億元,同比增長23.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9億元,同比增長18.3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凈利潤為7.13億元,同比增長26.03%。經營業績實現穩定增長,整體贏利能力穩定增強。

圖片
在碳纖維板塊,2021年,光威復材的碳纖維及織物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2.75億元,同比增長18.32%。

光威復材表示,期內,公司碳纖維及織物業務航空用批產產品降價,對公司經營業績增長帶來較大挑戰,但公司多年持續研發投入形成的產品能力、下游應用開發積累,以及國產碳纖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和良好市場環境,使公司新產品順利推向市場,并得到客戶認可。

據介紹,2021年,光威復材的兩個募投項目陸續批產,并開始形成業績貢獻,其中,一個項目生產M40J/M55J級碳纖維產品,另一個項目生產T700S/T800S級碳纖維產品;隨著驗證項目推進,T800H級碳纖維驗證性生產交付規模逐漸增大。

“期內,公司多層次、系列化的碳纖維產品戰略緩解了個別產品降價的影響,確保了碳纖維業務的業績穩定成長。”光威復材表示。

在碳梁業務板塊,期內實現銷售收入8.08億元, 同比增長12.56%。受市場環境影響,主要原材料碳纖維供應緊張,光威復材碳梁訂單交付不足。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變化因素影響,碳梁板塊產品贏利能力下降。

“為穩定碳梁業務發展,公司采取多種措施積極開發業務資源,并強化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努力緩解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光威復材表示。

在預浸料板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59億元,同比增長51.94%。

光威復材表示,期內,公司預浸料業務以高端裝備和工業應用需求為牽引,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努力擴大業務規模,特別是受益于風電預浸料的貢獻,預浸料業務的業績實現較快增長。

談及新一年的發展思路,光威復材董事長盧釗鈞表示,公司將緊緊抓住以新材料為代表的高科技先進制造業和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國防軍工產業領域的發展機會,順應“碳中和”戰略下風電、氫能、光伏等清潔能源產業領域對碳纖維需求大增的趨勢,謀求新發展。同時,也要直面原材料漲價、國內市場碳纖維仍然供應緊缺等挑戰,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繼續實現穩健發展。

圖片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黎韜揚指出,在產品降價環境下,光威復材2021年的扣非凈利潤增速仍在提高,主要業務板塊的業績持續增長,全年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同時,公司訂單交付順利,連續新簽的大額合同提高了未來幾年業績的下限,為業績長期增長提供保障,也是在新的定價機制背景下開啟大單、長單新起點的表現。總體來說,看好該公司中長期業績增長。





吉林碳谷
計上年度凈利潤翻倍增長

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1月17日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期內,公司預計利潤總額為3.53億元~3.76億元,同比增長152.53%~168.98%,預計凈利潤為3億元~3.2億元,同比增長115.46%~129.82%。
圖片
吉林碳谷是我國碳纖維原絲領域的龍頭企業,生產規模領先,尤其是在大絲束碳纖維原絲領域優勢明顯。目前,該公司已實現了24K、25K和48K等產品的穩定、大規模生產。

“公司的碳纖維原絲獲得市場廣泛認同,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的產能有序釋放,主營業務收入呈現持續增長勢頭,業績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吉林碳谷表示。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2021年,海上風電裝置快速增加的裝機需求,驅動了對大絲束碳纖維的火爆需求。年內,大絲束碳纖維價格持續上漲,受益于此,大絲束原絲產品的供給持續偏緊,價格隨之上漲,對吉林碳谷的業績形成強勢支撐。

根據百川盈孚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12月28日,我國大絲束碳纖維的價格上漲至147元/千克,同比上漲17.6%。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的一名分析師表示,我國碳纖維產業當前正在積極擴產,但緊張的供給仍將維持2~3 年。隨著風電裝置“搶裝潮”的來臨,引爆了整個碳纖維產業鏈,促進了原絲、碳化環節的廠商紛紛擴產。整個碳纖維產業鏈的供需差預計將在2023年初步縮小。未來,隨著民用碳纖維的成本進一步下降,我國碳纖維的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可期。

觀  點


欣欣向榮也要居安思危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

我國碳纖維行業是2005年后才真正發展起來的,正好跨越了“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走過了跌宕起伏的15年。

在國家相關部門、單位、協會、企業的通力合作下,15年來,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技術水平提升,取得了現在的成績,形成了一批具有相當市場競爭力的重點企業,年產銷量突破萬噸,2021年全行業實現贏利,表明我國碳纖維行業整體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但是,要看到行業欣欣向榮背后,仍然可能存在的影響產業鏈安全穩定發展的潛在問題。雖然今年碳纖維行業整體運行情況良好,但是仍應居安思危,繼續苦練內功,提升產品品質,密切關注下游需求的變化,讓下游客戶更加放心的使用我們生產的碳纖維。

當前,很多資本對碳纖維產業產生了極強的興趣,此時更應理性投資,將關注點更多的放在提品質、降成本上。碳纖維企業也應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一方面抓住當前產業贏利的窗口期,加大力度解決一些過去一直未能解決的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共性難題,比如上漿劑、油劑、高品質樹脂、關鍵設備和零部件等,加強與配套產業的溝通、合作;另一方面,要主動思考碳纖維的回收和再利用等問題,加大研發投入。未來,中國化纖協會也將繼續加強與國家部委相關部門溝通,為碳纖維行業發展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