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AI+制造”第一股創新奇智港交所上市

發布時間:2022-01-27  閱讀數:11496

“AI+制造”第一股創新奇智港交所上市

圖片

本文來源:創新工場


繼AI第一股商湯科技之后,港交所又迎來了“AI+制造”第一股


2022年1月27日,中國領先的企業級AI解決方案供應商,青島創新奇智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創新奇智”)正式登陸港股,股票代碼為2121.HK發行價為26.30港元,募資凈額10.7億港元。


在現場上市儀式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表示:“AI賦能傳統產業的關鍵,是打造能夠高效運行的企業級服務平臺。受惠于中國供給側改革、新基建、信息化水平提高等紅利因素,我深信創新奇智將成為一家誕生于中國的世界級AI企業服務巨頭,也絕對是一家AI實用型創新的高成長領軍企業。”


圖片


創新奇智成立于AI商業化元年的2018年,是一家快速成長的中國企業級AI解決方案供應商。憑借公司專有的AI技術及AI算法,創新奇智更聚焦于制造業、金融服務業等垂直賽道,幫助客戶實現業務運營及決策流程的智能化轉型。

作為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深度孵化的第一家AI公司,創新奇智的成長速度不可謂不快。一路走來,資本對創新奇智的熱情也十分高漲,公司在3年的時間里前后拿到了6輪融資。自公司成立以來,創新工場陪伴創新奇智跨過數個里程碑,從科技投資和全面投后賦能等維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一路見證“AI+制造”第一股誕生。


港交所迎來“AI+制造”第一股

2018年12月11日,在一場行業趨勢分享晚宴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分析了美國四大AI巨頭(微軟、谷歌、Facebook、亞馬遜)的競爭與優劣,同時也對中國人工智能從技術到落地等發展趨勢進行了多個預測。

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2030年,人工智能將拉動中國20%左右的GDP,李開復彼時認為,中國正在全面擁抱AI四波浪潮,分別是互聯網智能化、商業智能化、實體世界智能化、和全自動智能化。并且,這四波浪潮會同時發生,相互賦能,將與實體經濟結合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而在這四波浪潮中,創新奇智卡位了“商業智能化、實體世界智能化、全自動智能化”這三個重要階段,在經歷了諸如零售、保險等多個傳統行業的垂直領域探索后,將目光聚焦向了當時市場中少有創業公司投入的中國世界工廠基礎的制造行業。

在李開復看來,傳統行業體量大,新增價值更容易帶來規模化效應。比如,一家大型制造企業如果用AI提升了百分之幾的效率,增加的產值就已經相當巨大了。而且,傳統產業能帶動技術升級在整個行業層面的生態裂變,從而帶來產業升級的集體裂變效應。

為什么是傳統的制造業?2021年8月他在《時代》雜志官網上的專欄寫到:“由于勞動人口減少和新增人口放緩,中國的傳統產業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AI正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技術解答。人工智能不僅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擴大整體產能,還有望能帶來收入的增長。”但是,制造業也有數字化程度相對較低、落地場景五花八門、各行各業知識門檻等切入難點,不是一般創業公司會選的細分賽道,這也是創新奇智經過初期多個行業探索,決定鎖定聚焦的重大差異化策略。

在商業模式上,創新奇智選擇了一條相對差異化的路徑即AI to B服務,面向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提供全棧式AI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AI平臺、算法、軟件、AI賦能設備及相關服務。

很多人都知道,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根據使用的其目標群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分別為公共服務和企業服務。而相較于公共服務,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更以市場為導向,需求更加多樣化,增長潛力巨大

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按照2020年收入計算,創新奇智是中國企業級AI解決方案市場上第3大AI技術驅動型解決方案供應商及中國制造業AI解決方案市場最大的AI技術驅動型解決方案供應商。

自成立以來,創新奇智始終保持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技術研發人員的比例在66%以上。招股書提到,基于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創新奇智已獨立開發了三大專有AI平臺ManuVision機器視覺智能平臺、MatrixVision邊緣視頻智能平臺、Orion分布式機器學習平臺,是中國九家家具備專有深度學習平臺的公司之一。

基于強大的創新技術實力,創新奇智已成功實現了對多個行業垂直領域AI技術的商業化,并建立了一個日益龐大的忠實客戶基礎。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已向超過400名客戶提供了AI產品及解決方案。

創新工場塔尖孵化,3年6次融資

跑步進入IPO

短短不到4年的時間,創新奇智即完成從0到1、再到IPO,背后離不開創新工場“塔尖孵化+全面賦能”科技投資模式的助力。

塔尖孵化的英文叫Venture Building,也就是有極強的目標型定向孵化。一般來說,由創新工場先定義好前沿技術趨勢的具體題目,大量投入探索落地場景、調研行業痛點,再基于技術能力和市場需求設計產品路線、開發原型產品。與此同時還要媒合對的聯合創始人組合,協助籌組初期團隊,建立公司的核心領導層。可見,相比傳統的孵化模式,創新工場“塔尖孵化”模式的整體參與度相比更深,而且周期也相對較長。一家公司從方向定義到正式拆分獨立,往往要花1-2年的時間。

早在AI還是如火如荼風口的2017年,李開復就曾在多個場合提醒高科技創業者,創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做“有用的創新”——盡量迅速有效地把技術產品化,進而把產品市場化,邁出高科技創業的“死亡谷”,同時,硬科技創業的核心團隊需要“技術人+產業人”的搭配,才能采摘最低垂的商業化果實。

創新奇智誕生的2018年是業界公認的人工智能商業化元年,零售、金融、交通、醫療、教育等場景化應用全面鋪開,國家也已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方向。

李開復邀請到具有20多年B2B企業服務管理經驗的原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徐輝擔任聯合創始人和CEO,CTO則由原百度云計算事業部技術委員會主席張發恩擔任。

可以說,創新奇智在呱呱墜地之初就形成了“技術”和“商業”雙輪驅動模式,這也為其后續的高速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簡而言之,當AI進入到應用期的2.0創業時代,最合適的創業團隊是技術人+產業人的組合,創新奇智正是AI 2.0時代的標志性公司。

成立3個月后,即2018年5月22日,創新奇智便宣布完成規模超過1億元的天使輪融資,由成為資本領投、創新工場等機構跟投。此后的3年時間中,創新奇智又接連完成了5輪融資,中金甲子、華興資本、海創母基金、軟銀愿景基金等一眾VC/PE紛紛入局。創新工場也一路陪伴創新奇智,見證了IPO時刻。

我們很高興看到創新奇智迎來新的里程碑,成為“AI+制造”第一股。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