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PatPat獲得軟銀投資后,不少網上文章指出孫正義是要投童裝賽道。但BT財經發現,與其說軟銀布局的是童裝,不如說投資PatPat其實瞄準的是跨境電商賽道,并且這其實是軟銀在它非常擅長的領域再進一步。
我們先來看看,PatPat究竟是做什么的。

雖然在中文媒體世界里,PatPat頂著“全球最大童裝品牌”的頭銜,但投資者須清楚認識到,PatPat的實質是一家B2C類出口母嬰玩具類電商。
早在2014年,創始人王燦和聯合創始人高燦就發現,中國出口價和美國零售價之間,玩具和母嬰用品的利潤巨大,因此聯合創立了PatPat。
以“物美價廉”為招牌,PatPat從歐美中低等收入和年輕家庭打開了突破口,產品價格是亞馬遜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銷售方式上采取了移動端閃購,推廣模式以社交媒體為主。
這背后有B2C和DTC兩個市場非常熟悉的電商概念,B2C是指企業直接對接消費者,DTC意為直接面向客戶銷售,二者歸根結底都是利用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來達到更低廉的售價進而俘獲消費者的青睞。
PatPat創始人王燦曾經分享透露,公司售賣的服裝和母嬰用品主要來自中國供應商,也有來自美國供應商的產品。
所以說,和考拉、海淘等“從外向內”的模式不同,PatPat其實是一家“從內向外”的跨境電商。
拆解patpat的創業經
2014年,初為人父的王燦敏銳地發現了美國母嬰市場產品選擇有限的痛點——王燦曾擔任Oracle甲骨文硅谷總部首席工程師,后于2011年辭職回國創業,售賣國產動畫海外發行版權——王燦認為這是巨大的商機,憑借近3年的產品出海經驗,他認為砍掉中間商,把工廠生產的玩具、母嬰用品等直接賣給美國媽媽們的利潤將會非常可觀, 隨即聯絡兩位校友高燦和胡萌開始對美國母嬰市場展開深度調研,發現市場上還未出現一個讓歐美用戶了解并收到較好反饋的中國童裝品牌。既然如此,那就由需求導向供給,王燦一面帶領團隊運用互聯網運營模式分析美國消費者需求,一面在國內市場大規模聯絡童裝貨源、廠商,在兩者之間搭建出國內首個DTC(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營銷模式)跨境童裝獨立站。
為提升用戶粘性,PatPat選擇提供種類盡量豐富的母嬰產品。同時為了控制成本和風險,品牌還在選品方面規定了三條規則,即毛利率在50%以上、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比例內、并符合PatPat的質檢標準。
此外,PatPat對國內童裝產品還進行了本土文化改造。除產品本身質量是否符合當地標準之外,還要一些外部支持比如商標、產品介紹、符合海外消費者審美的包裝等等。處理童裝標識的問題,PatPat首先是將中文翻譯成英文,然后再請專業的外國專家將標識進行本土化的潤色,針對不同地方文化碰撞的地方,PatPat也有意識減少類似的內容沖突,避免因為文化不同造成的品牌印象折損。
憑借物美價廉、品類豐富、文化融合的優勢,僅一年,PatPat的日訂單量就達到10000單,但隨之而來的是訂單量猛增導致供應鏈崩潰。2016年,PatPat為擴大版圖開始深耕中國供應鏈,相繼在深圳、廣州、杭州、佛山設立辦公室,并對供應鏈進行數智化改造,品牌業績有了迅速提升。
什么是智數化改造?就是通過計算機、大數據精準洞察需求并匹配供給。“PatPat 的三位創始人是卡內基梅隆學計算機的理工男,完全沒有做服裝的經驗,但是他們通過算法,解決了服裝行業最大的痛點——那就是老板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賺的錢都變成了存貨,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怎樣精準預測用戶需求,而 PatPat 通過算法和數字化運營解決了這個問題。"今日資本掌舵人徐新這樣評價。
在品牌形象打造和流量運營上,在PatPat身上我們能看到互聯網銷售思維的變化。成立初期,PatPat運用小米的社區玩法,利用FacebookGroup成立“媽媽團”,她們作為PatPat的“種子用戶”,也是母嬰電商網站和線下商超的常客。在媽媽團的審核幫助下,PatPat的產品設計和質量具有了美國本土的風格和標準,還培養起一批具有高度參與感的粉絲。
后來,PatPat建立了移動客戶端,目前的流量分布,80%來自于移動端流量。從海外主流社交媒體大規模引流也是PatPat的主要運營方式,PatPat在Facebook、Pinterest、YouTube和Instagram上都擁有穩定的粉絲群體,其中Facebook的賬號矩陣打法最為突出。不完全統計,PatPat主站Facebook粉絲數量已經達到600萬人,與此同時,PatPat每進軍一個新市場,都對應地注冊一個Facebook賬號以及小組來專門運營,目前多個分國家地區的子賬號也都擁有超過100多萬的粉絲。一面在公域引流,一面積極拓展、維護私域經濟,PatPat圍繞童裝的消費場景,延伸出一整套母嬰生態體系,從嬰幼兒服裝、孕婦裝再到育兒產品等等,多維度地提升品牌的客單價。
PatPat在國外確實很火。據統計,PatPat目前在美國所有童裝品牌中,用戶推薦指數排名第一,線上的數據表現更是比肩美國第一童裝品牌Carter's。后者創辦于1865年,是美國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嬰兒和兒童服飾品牌。受電商潮流的影響,Carter's一度決定在2022年底關閉200家門店。
PatPat官網頁面
這是一場綜合實力的角逐。資本關注、政策扶持等利好,都讓跨境出口電商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新風口,但對于真正入局者來說,從本地運營能力、營銷水平到供應鏈把控,他們面臨著方方面面的考驗,唯有內外兼修者,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