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媳婦工程實施以來,河南各地的服裝企業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倆倆”現象,夫妻倆,妯娌倆,姊妹倆,母女倆,父子倆在一家工廠上班的比比皆是。巧媳婦工程,讓新時代農民接受工業化洗禮,轉化為新時代腰包鼓囊囊,精神喜洋洋的產業工人!
走進信陽利佳服飾,夫妻倆、妯娌倆、姐妹倆、母女倆、婆媳倆在一個車間工作的現象隨處可見,王從珠、楊晶晶就是其中一對母女。
王從珠早年跟丈夫一起在外地做充絨,常年不在家。楊晶晶從16歲開始就跟著爸爸媽媽外出充絨。媽媽是她的師傅,手把手一針一線地教她,很快,她便能獨立完成一件衣服,爸爸常說,閨女在做服裝方面有天賦。
因為疫情,加上充絨行業這幾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母女倆犯起了愁!好在光山縣人民政府與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合作引進了一批大企業,光山縣的服裝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信陽利佳服飾便是其中最具實力的一家。于是,她們一起走進了這家企業工作。
楊晶晶說:“沒想到家鄉的工廠這么好,整潔寬敞、設備先進、冬暖夏涼,而且還提供住宿,食堂包餐,跟我在外面干充絨的工作環境完全不一樣,這里年輕人多,工作氛圍也好,短短兩個月就認識了很多年紀相仿的小姐妹。我以前很排斥進工廠,如今我和媽媽騎著一輛電動,一起上下班,不僅大大提高了家庭收入,還實現了闔家團圓。”
這幾年家鄉通過招商引資來大企業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人性化的管理,更是帶來了先進的就業理念,農民們體驗到了當工人的幸福感,感受到了“家門口把錢賺”的成就感,實現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錢賺,家家奔小康,家家能團圓。? ??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