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聚焦 | 強化立德樹人使命,“藝術類高校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與職業發展”高端論壇線上召開

發布時間:2022-06-20  閱讀數:10676

聚焦 | 強化立德樹人使命,“藝術類高校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與職業發展”高端論壇線上召開


6月18日,“藝術類高校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與職業發展”高端論壇以騰訊會議和直播的方式在線上順利召開。

圖片

本次論壇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指導,北京服裝學院主辦,超星集團協辦。論壇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北京市教委人事處一級調研員高新民,以及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柳冠中、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終身教授嚴文蕃等國內外知名學者云端相聚,共同探討青年教師在專業能力提升和職業發展等方面的新方向、新格局和新路徑。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院長賈榮林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

圖片

姜孔橋

圖片

鄒游

上午的論壇由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姜孔橋主持。下午的論壇由北京服裝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鄒游主持。


 高端致辭: 

引賢者之光輝,照青年之明路



圖片


莫榮致辭指出,北京服裝學院作為美的傳播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主辦此次論壇足見領導班子對于青年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視,作為藝術類高校青年教師應該做到德藝雙馨、德才兼備,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心靈的守護者、人生的引路人,要做到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

圖片


高新民指出,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北服組織本次論壇探討聚焦藝術類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有必要。他提出,通過梳理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歷次考察時的講話精神,高校不但要主動關心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進步,把他們的自發行為引導成為學校的自覺行動,更要在法規政策框架內全方位支持他們的發展進步,為學校事業發展夯實基礎。最后,他對青年教師提出兩點希望,一是要以立德修身為先導,做好知識和技能的儲備;二是要努力提升師德師風素養,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人才做出更大貢獻。

圖片


周志軍致辭中介紹了北京服裝學院近年來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中發揮組織力、設計力、科技力和傳播力情況。北服舉辦此次論壇,就是要引賢者之光輝,照青年之明路。學校非常重視青年教師發展,也希望借助社會各界力量,對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和職業發展給予更多的意見和建議,期待作為人才核心的青年教師能夠成長得更好。

 主旨報告: 

強化立德樹人能力

做好“我是誰,成為誰”這篇文章



上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柳冠中、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終身教授嚴文蕃、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郝凝輝依次進行了主旨報告。

圖片


柳冠中闡述了設計的邏輯,對設計知識體系進行了探索,讓大家對藝術、設計的大格局、大視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引發了對設計的意義與價值的重新思考。相信作為新一代青年教師只有不斷堅持設計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展現出有價值的設計力。

圖片


嚴文蕃以開闊的國際視角,結合中美藝術青年教師多元化的職業發展特點,分析了當代藝術院校青年教師面臨的機遇趨勢和未來方向,從教師成長思維,創造力和跨學科角度提出了青年教師應突破藝術生涯發展的界限,尤其是AI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希望青年教師在“我是誰,成為誰”這篇職業生涯論文中,做好自身職業發展規劃與自我提升。

圖片


郝凝輝結合自身優秀教育教學歷練和深刻感悟,闡述了設計教育教學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怎么培養人”。教育學生應該“有教無類”,要把學生教育成為有技術的人,因為技術比知識更有力量;把學生教育成為有思想的人,因為思想比技術更有力量;把學生教育成為有信念的人,因為信念比思想更有力量。

下午,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黃厚石,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劉瑞璞,北京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教授孫華做主旨報告。

圖片


黃厚石介紹了教學與科研重疊、連接與升級的路徑,探討了科研的正確心態與方法。嘗試構建一種健康的教學和科研關系,既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學習環境,也能幫助教師健康成長。

圖片


劉瑞璞通過案例解析,深入探討了設計教師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發展軟實力的培養,并提出課程思政的重大意義。小專業大人文,設計類教師要以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去指導設計,人才培養沒有可逆性,亦不可重塑,作為專業教師,“立德樹人”問題解決得越好,對人類社會進步的推動就越大,反之可能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后果。

圖片


孫華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對未來的教育形態和學習方式有著深刻影響,藝術類高校青年教師應該承擔更多樣、更專業的角色,具備更高更全面的素養。


張家勇

圖片

張婷婷

圖片

黃蘇萍

圖片


在研討環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家勇講述了新時代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中華女子學院教授張婷婷認為,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教學是最大的“科研”,行為世范是最好的“師德”,學生學業有成是一名教師最大的“成績”,職業幸福感是“心無旁騖,投入激情、享受過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黃蘇萍分享了自己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的最大體會,即:一切精彩都是有備而來,與各位青年教師共勉,一同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去。

 總結發言: 

凝心聚力,共同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成才



圖片


會議的最后,賈榮林做總結發言并對本次論壇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本次論壇主題新穎,內容豐富;人數眾多、關注度高;引發思考,收獲良多。他呼吁教育管理部門、教育界資深專家、高校給予青年教師更多的關注和支持,鼓勵青年教師們進一步明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在鍥而不舍的奮斗中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次論壇是藝術類青年教師關于專業發展與職業規劃的一次盛會,為藝術類青年教師對自身專業研究及未來定位提供了更加開闊的視角和專業的建議,也傳遞著對藝術類高校青年教師的殷切期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希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各方凝心聚力,攜手同行,共同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成才。

 青年教師代表發聲: 

關注個人成長,更要肩負家國情懷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張帆:

本次論壇緊密圍繞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素質等各方面能力如何提升,從青年教師教學觀、長遠職業規劃、教學與科研融合、技術賦能教育變革等多個維度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建議,受益匪淺。柳冠中教授作為工業設計教育界的泰斗,圍繞“設計知識體系”探索展開,強調設計是針對問題的探索、研究、驗證、定位、優化、創新知識的過程,并且強調設計要立足中國語境、踐行中國方案、創造中國價值的重要性。他的講述讓我深感作為工業設計專業青年教師,除了注重個人發展以外,更要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王江濤:

師之為師,在于傳道授業解惑。誠然,作為一位入職多年的青年教師,從懵懂至今,依舊被日常所牽絆,有困惑與壓力,有收獲與成長,也有對于自身(作為一名教師)的彷徨……如何才能成為一位更好的人?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值得尊重的老師?如何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朋友?如何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依然可以不斷精進自我?如果脫離了教育的本質,那么一系列的教育行為又算什么,課堂還是課堂嗎?大學還能是大學嗎?諸如此類問題會時不時冒出來對我進行一番拷問。但我慶幸,在教育教學這條大道上,遇到了“明燈”與“領路人”,今天我認真聽取了諸多教育前輩的心聲,從設計的邏輯、發展界限、教育變革,以及專業與人文等角度重新解讀并形成了設計教育的本質與目標,一解我往日的困惑,非常感謝此次論壇,受益匪淺。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宋煬:

此次培訓收獲極大,作為一名藝術類高校的青年教師,我的專業思維方式與教育教學方法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轉換。希望今后,我能夠立足設計教學,開闊科研視野,使我的教學育人與科研創新工作更符合國家與人民的需要,更能具有時代使命感。此外,此次論壇更讓我體會到終身學習對于高校教師的重要性,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不斷立德修身,強基固本,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教育工作者。


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教授趙春華:

學者們高屋建瓴的觀點帶給教師們全新的視角,幫助教師們從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格局看待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對提升研究高度、提高教學能力產生了極大的助力。同時專家們也直指當前設計教育目標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們的家國情懷和時代使命感通過講座傳導給各位教師,使青年教師們受到極大的感染和鼓舞。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