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之為”的勢態定位和關鍵內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積極進取,奮發有為。進入新時代,商丘再出發,就是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教導,奮發“商丘之為”,助推高質量發展,以商丘出彩為全省添彩。
一、“商丘之為”的勢態定位
“商丘之為”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在商丘具體落實的應有之為。在其屬性上,體現著黨的宗旨和行動精神,又具有鮮明的商丘勢態。
從商丘所處的發展狀態來看,“商丘之為”是“補短板”之為。補經濟總量不足、結構不優、質量不高、支柱產業不強、重大項目不多等諸多之短,以“商丘之為”強后勁,做大經濟體量,做優經濟質量。
從商丘所處的區域版塊來看,“商丘之為”是“強突起”之為。東有強勢發展的徐州都市圈,南有經濟增速多年處于安徽前列的亳州,北有山東的魯西戰略,西有鄭汴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包圍之中,商丘當奮而突起,樹立豫東門戶的嶄新形象。
從商丘所處的時代方位來看,“商丘之為”是“出新彩”之為。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河南到了由大到強、實現更大發展的關口,以“商丘之為”樹立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一域之彩助力全域出彩。
“補短板”“強突起”“出新彩”,共同構建了“商丘之為”的發展勢態。這種勢態,是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使命感、緊迫感的責任勢態,是力答“商丘之問”、力行“商丘精神”的奮發勢態,是商丘經濟社會發展提速度、上臺階的發展勢態。
二、“商丘之為”的關鍵內核
(一)以奮斗為內核,筑牢“除了奮斗,別無選擇”的思想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發“商丘之為”,就要以奮斗為內核,筑牢“除了奮斗,別無選擇”的思想理念。
除了奮斗,別無選擇;唯有奮斗,才有出路。我們要堅決克服庸、懶、散,以強烈的使命擔當、旺盛的工作激情和頑強的奮斗精神,咬定目標不放,明確路線圖、時間表,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干勁,以“滾釘板”“脫層皮”的狠勁,披荊斬棘、勇往直前,久久為功、馳而不息,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把重大機遇轉化為現實優勢,把宏偉藍圖轉變為美好現實。
(二)以“創新”為內核,把握“惟有創新,方可超越”的動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奮發“商丘之為”,就要以“創新”為內核,把握“唯有創新,方可超越”的動力支撐。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停步,創新慢了就是落后。只有讓創新驅動真正成為商丘之精魂,才能給商丘帶來巨大的增長新動力。要敢想,打破“慣性思維”,以“敢為人先、事不避難”的理念,面對問題,拿出膽識,敢于突破,尊重和利用規律,立新意、出新招、開新局。要敢干,敢于沖破各種藩籬,以前人未有的勇氣,敢擔當、善拼搏,出新思路、用新方法、形成新機制、實現新突破。要善育,在全市營造學習是習慣、是品德、是追求的濃厚氛圍,辦好“商丘大講堂”“企業家大講堂”等多種平臺講座,大力打造商丘科學院、商丘華商學院,支持高校發展,發揮高校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培育大量創新人才。
(三)以“一流”為內核,堅持“不爭第一,就創唯一”的目標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奮發“商丘之為”,就要以“一流”為內核,堅持“不爭第一,就創唯一”的目標追求。
要有強烈的創先爭優意識,立足于商丘發展實際,把各項工作干到極致。基礎扎實的、條件良好的,我們要勇創一流,在全國爭先、全省爭先、區域爭先;不具備爭先條件的,我們要強化特色,形成“人無我有”的特色優勢。堅持用一流的標準用心用力謀劃“商丘之為”的發展路徑,把精力用在提升發展競爭力上,勇做創新發展的“拓荒牛”。
(四)以“評價”為內核,形成“導向驅動,考評撬動”的運行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奮發“商丘之為”,就要以“評價”為內核,形成“導向驅動,考評撬動”的運行機制。
要科學設置考核指標,細化分解考核任務,健全考核工作領導機制,更好地發揮考評撬動、導向激勵的作用。逐步形成科學管用的考核評價機制,通過考核考出好干部,淘汰掉差干部;考核出好風氣,抵制壞風氣;考核出正能量,減少負能量;考核出大干勁,踢開“混日子”。同時要善于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自覺以目標為指引,瞄準目標抓落實。以前瞻30年的戰略眼光定目標,以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奔目標,鉚足干勁,堅持“項目為王”,堅定不移推進“三個一批”落地見效。
三、“商丘之為”的聚力焦點
(一)聚焦聚力產業升級,在推進產業快速發展上展作為。產業興則經濟強。加大開放招商力度,承接優質產業轉移,引進一批“頂天立地”的重大項目、“鋪天蓋地”的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市場競爭力的項目。在傳統產業上高端演進,在新興產業上搶占先機,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加快推進裝備制造、紡織服裝制鞋、食品制造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3個2000億級產業集群和一批500億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培育4個1000億元以上的新興產業集群。
(二)聚焦聚力區位交通,在推進由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升級轉變上展作為。區位交通優勢是商丘的最大優勢,也是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把握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戰略機遇,持續推進區域交通網絡化,打造集公路、鐵路、航空、水運于一體,承接東西、連接南北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加快推動商丘由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升級轉變。堅持縣域發展差異化、產業發展特色化,突出特色培育產業優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持續提升縣域承載能力,抓好“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真正讓縣域經濟“成高原”。
(三)聚焦聚力鄉村振興,在推進傳統農區新型發展上展作為。鄉村全面振興,既是我們的政治責任,也是發展的巨大潛力。堅決扛穩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扭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為全國全省糧食安全作出商丘貢獻。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讓農民享受和市民一樣的生活,實現“鄉村讓生活更美好”。
(四)聚焦聚力文化資源,在推進殷商文化之源品牌建設上展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河南時明確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這是商丘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依托我市豐厚的歷史人文優勢,以“三商”文化為核心元素,繼續打響“游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品牌,全力建設華夏歷史文明殷商文化之源傳承創新區。加強殷商文化之源的保護傳承,推進古城修復保護和展示利用,積極爭取商丘(東方)古城池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豐富提升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的內涵和品質,打造全球華商心靈故鄉。
(五)聚焦聚力民生福祉,在推進共同富裕上展作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定站穩人民立場,抓好社會建設,辦好民生實事,促進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的實績更有“溫度”,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全面提升就業質量。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加強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實施“健康商丘”行動,高質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持續提升人民收入水平,拓寬低收入群體增收渠道,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
市委書記李國勝發出的以“商丘之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號角令,是我市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的指戰令,是對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的動員令。聞令而動、一往無前,把握勢態、擰住內核、聚力焦點,必將書寫商丘有為有位的新史章。
來源:商丘日報
編輯:小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