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讀賣新聞》的最新消息:日本時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于8月5日因肝癌在東京去世,享年84歲。
葬禮已經按照三宅一生本人的遺囑從簡完成,只有至親好友參加,此外將不會再舉辦告別儀式。
1938年出生于日本廣島縣,三宅一生在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學習平面設計期間開始設計衣服,畢業后(1965年)前往法國,在巴黎服裝工會學校(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 Parisienne)學習傳統高定時裝的設計和制作技藝,求學的四年間曾擔任法國時裝設計大師 Hubert de Givenchy (紀梵希)的助理,還曾跟隨法國設計師 Guy Laroche 工作。1969年,三宅一生前往紐約進修,與美國設計師 Geoffrey Beene 共事。
身為廣島原子彈事件(1945年8月)的親歷者,三宅一生鮮少提及這段傷痛,僅在2009年奧巴馬提出“無核世界”倡議后向《紐約時報》投稿表示贊同,他在文中寫道:“當我閉上眼,那段原本無人應該經歷的過往仍清晰在目,一道亮眼的紅光,隨后是黑云,人們向四散奔逃試圖躲藏。我清楚地記得,三年后,我的母親因核輻射去世”。也正因為這段往事,三宅一生希望自己創造的服裝能夠為世人“帶來美麗和愉悅”。
1968年親身經歷的巴黎五月風暴,加之在紐約生活期間接觸到嬉皮士文化,都讓三宅一生決心設計和制作不限于社會階層、更實穿的牛仔T恤等民主化服裝。
1970年,回到日本的三宅一生成立三宅設計事務所(Miyake Design Studio),翌年他推出了個人同名品牌 ISSEY MIYAKE。1971年登陸紐約時裝周發布作品,1973年開始成為巴黎時裝周的常客。也為日本設計師走上世界舞臺創造了更多機會。
2017年,日本舉辦了一次由238位設計師、買手和媒體等專業人士參與的調研活動,評選出七位日本時尚界最具影響力的人,三宅一生入選的主要理由如下:
-
在日本時尚進軍全球的過程中,他的功勞最大。
-
除業內人士,其在普通群眾中的滲透力也是其它品牌不可比擬的。能讓男女老少都真正穿戴在身上的品牌極其少見,三宅一生是其中一個。
三宅一生官網指出,從一根絲線的研發開始設計創新面料,是品牌的核心設計風格,也是三宅一生本人的畢生追求和努力方向。在他的帶領下,三宅設計事務所孜孜不倦地對服裝配飾的生產工藝和材料進行開創性的研發工作,推動企業不斷自我演化,并衍生出多元化的品牌和產品線組合。
從傳統和服中衍生而來的“A?Piece of Cloth”(一塊布)成衣設計哲學,讓三宅一生及其品牌備受世界關注。品牌官網如此描述:三宅一生打破了東西方之間的文化界限,追求“身體,與包裹著它的布料,以及兩者之間的和諧關系”,并將其作為一個基本設計理念,既震動了時尚界,同時亦喚起普遍的情感共鳴。也是從這個理念出發,公司于2021年3月推出了新品牌 A-POC ABLE ISSEY MIYAKE。
2006年在被授予 京都大獎(Kyoto Prize)后,三宅一生表示:“當我對前景感到無所適從,或眼下遇到困難時,都會重溫‘A Piece of Cloth’這一主題。自古代起,無論是希臘還是非洲,每一種文化都起源于用一整片的布或皮革(制作服裝)。”
三宅一生另一重要代表作 Pleats Please,脫胎于傳統的裥褶工藝,將繁復且細微的褶皺與干練簡潔的設計完美融合,至今仍受到全球各地時尚消費者的追捧。此外,Pleats Please 的出現,打破了當時西式服裝的既定概念,也因此被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列為館藏。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 等子品牌均由此衍生而來。
1999年10月,三宅一生退居二線”,更多專注于傳統工藝和藝術方面的項目。例如:2007年,在三宅一生呼吁下,日本首個設計博物館 21_21 Design Sight 建立,他與佐藤卓、深澤直人共同出任董事;2016年,在東京國家藝術中心(National Art Centre )舉辦了“The Work of Issey Miyake”回顧大展。
2016年,三宅一生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Legion of honor)。
盡管近年來三宅一生減少了公開露面,但他一直積極參與面料研發等內部工作中,即便是新冠疫情爆發的情況下,他本人對于旗下品牌的新項目動向仍保持高度關注,也會從家中跟員工們進行遠程的溝通。
|責任編輯:LeZhi
? ?文章來源:華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