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有序推進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跟蹤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跟蹤企業紡紗和織造設備利用率與去年相比下降明顯。整體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集群企業設備利用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重點企業的設備利用率好于集群企業,其中紡紗設備利用率高于織造。跟蹤重點企業紗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4%,布產量同比表現相對好于紗產量,與去年同期布產量基數低于紗產量相關;集群企業紗、布產量累計同比分別下降2.9%和2.4%。終端市場持續冷清,下游訂單減少,市場觀望心理較強,紗、布銷售量萎縮,累計同比分別下降4.9%和1.2%。紗、布庫存持續增加,多數企業庫存水平處于高位,部分企業紗、布庫存超兩個月。


原料價格大幅波動 ,企業逐步調整產品結構
棉花價格。今年以來,截至6月中旬,國內標準級棉花價格持續在20000-23000元/噸的區間高位震蕩(近十年高位),6月下旬,隨著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美股和大宗商品價格在拋售中大幅收低,國際棉價連續暴跌,疊加涉疆問題以及下游消費低迷等因素,國內棉花價格隨之進入下行通道,6月30日價格跌至18000元/噸附近,較年初下跌17.8%。內外棉價差波動劇烈。3月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走高,國際棉價走強,3月下旬開始,國際棉價反超國內棉價,內外棉價差持續倒掛,最高值超過6700元/噸。
經濟效益持續承壓 ,營收及出口仍保持增長
面對大幅波動的原料價格、弱需求、高庫存,棉紡織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承壓。今年上半年,跟蹤重點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5.7%,增速較1-5月下降0.6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增長6.9%,較1-5月下降2.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9.0%,降幅較1-5月擴大4.1個百分點;虧損面32.5%,較1-5月擴大3.5個百分點,同比擴大15.0個百分點。
國際環境嚴峻復雜,國內市場有望回升
信息來源:中棉行協(行業二部)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