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富到帶富,在浙江,數以百萬計以“義利并舉”為要義的浙商,是浙江改革開放的生力軍,也是推動共同富裕的踐行者。
過去20年,意法商業集團帶領一批又一批創新創業、努力奮斗的商戶,辛勤勞動、相互幫助,以“平臺、賦能、孵化、裂變”為模式,以商戶“傳、幫、帶、延”為路徑,走出了一條創富的示范之路。
創富——搭建平臺“賦能”持續發展
今天的意法商業集團總經營面積約70萬平方米,管理著多家專業的采購批發市場,在業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該集團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人才培養,成立圣馬丁服裝學院,通過培訓,發現好苗子,在品牌培育的過程中,傳遞價值,持續發展。
20年,9家完全不同的意法,1000多位員工,5000多家商戶……意法商業集團踐行著以一個人的行為影響另一個人,以一群人的能量點燃另一群人,架構起一個服裝的生態系統,運轉起一個商業航母,在創富航路上劈波斬浪。
在意法商業集團管理層看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和基礎,企業是財富的創造主體,辦好企業“做大蛋糕”,才能共享發展成果“分好蛋糕”。這個過程,他們的付出是巨大的:全年無休、以市場為家……奮斗的激情燃燒著他們,正因為如此,意法商業集團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但發展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有一個階段,分處上下游的商戶發展不平衡。當時意法商業集團就提出了一個核心思路:所有商戶要一起賺錢,一起發展,相互帶動,共同致富。
在全產業鏈塑造的過程中,想商戶之未想,做商戶之未做,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很大程度上來說,企業能實現多大社會價值,可以從它帶領多少員工和身邊人走向致富之路中得到彰顯。
意法商業集團為商戶提供的遠遠不止是一個市場,而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它架起了商戶與商戶間的橋梁,幫助商戶與采購商對接;在困難時期,它為商戶提供減免政策,為經濟糾紛提供法律援助;它還開設各種專業及管理學課程,設立協會,創辦意法服裝學院,為商戶在專業領域進一步發展、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賦能。
從市場到工廠,從末端到前端,通過意法商業集團的孵化,一家家小小的鋪面變成公司,成為企業。20年,它從一家發展為9家,形成多維系統,完成自己的裂變;商戶也在其帶領下,完成全產業鏈及多品牌運營,讓培養出來的人去管理各個公司與商鋪,形成第二層裂變……
商戶在意法商業集團的幫助下,在“平臺、賦能、孵化、裂變”模式下,走上富裕之路。同時也以“傳、幫、帶、延”的方法傳遞出去,輻射開去。比如,很多商戶以家庭家族為創業核心,形成圈層。他們有了成績之后以各種方式幫助他人:扶弱濟困、敬老助學、修橋鋪路、建設家鄉。他們從老家帶出了一撥又一撥老鄉,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他們。這樣的傳幫帶不是一個閉環,而是層層延續,代代相傳……
意法商業集團旗下意法服飾城
帶富——架起橋梁“鏈接”城鄉發展
意法商業集團的商戶有很多共同之處:都對這個大家庭有歸屬感,對意法商業集團管理層認可且信任,極具辛勤勞動、努力開拓的精神……
他們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有的從拉包工、營業員一路成長為企業主;有的已經頗有成就,因意法商業集團慕名而來;有的與意法商業集團共同成長,十幾載風雨同行;有的因意法的聲名在外,易地再戰;有的是服裝界的老兵;有的先在其他領域發展,然后轉戰服裝界,在意法平臺上風生水起……
今年春天,面對疫情的“艱難時刻”,服裝人發揮出了他們的堅韌與果敢,所有人“意”條心、“意”路行,積極配合政府與市場,他們通過“云上四季青”紓困行動一起渡過難關。“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從一個企業到一個品牌,從一個品牌到一種精神,意法商業集團想做的還有很多。
意法商業集團通過20年的創新創業、艱苦奮斗,帶領集團平臺上的商戶,實現了物質富裕。商戶憑自己的能力回饋家鄉,把家族、家鄉的親朋好友培養出來,或者此前的店員成為新的商戶,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富裕。這個過程是榜樣的力量,也是裂變的效能。
同時,不僅是浙江本省,江西、貴州、安徽、河南,還有杭州對口幫扶的四川廣元等地,意法商業集團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擔當,不斷豐富著“富裕”的溫度、厚度與廣度。從給予資源,到賦能地方;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從個人的辛勤勞動到彼此的互幫互助,他們在實踐中蹚出了一條可落地、可復制的創富帶富的道路。
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要靠全社會共同努力奮斗。意法商業集團正以積極的姿態,為重塑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機制,為構建現代化服務業產業新體系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樣的方向與理念,鼓勵著像意法商業集團這樣的生力軍,更加主動地融入時代,服務大局,在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的跑道上,扛起屬于自己的時代擔當。他們心里有了錨,眼中有了光,腿上有了勁兒,身體充滿力量。
意法運營部工作人員在樓層巡查
(圖片由意法商業集團提供)
文章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