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集群概況
產業集聚化發展效應明顯。現全鎮有世界500強企業1家,全國民營企業500強3家。福睿智庫城市規劃公司對衙前鎮進行了杭州纖紡科技產業園改造提升規劃,提出打造化纖轉型示范基地。2021年,集群化纖紡織企業578家,其中規上企業77家,億元以上企業30家,全行業工業總產值達313.6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66億元、利潤31.5億元,從業人員16721人。集群內年產化纖滌綸絲186萬噸,聚酯24萬噸,化纖氨綸絲3.1萬噸,化纖布2.2萬米,化纖紡織占全鎮總產值的80%。
轄區內中國紡織采購博覽城,集原料交易、面料展銷、紡織品檢驗檢測及配套倉儲物流于一體,是杭州市首批19家現代服務業重點類集聚區之一,連續15年被評為蕭山區百強企業,2021年完成交易142.13億元,全鎮年出口72.3億元。產業集群實現了滌綸、錦綸、氨綸、紗線等主流紡織產品的全覆蓋,化纖功能區不僅是支撐衙前經濟的頂梁柱,在產業布局、市場開拓、科技創新、品牌建設、數字化與信息化兩化整合、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等方面更是成為先進、成功的典范,紡織產業的興衰深刻影響著衙前經濟的發展。
02
集群發展亮點
衙前紡織產業集群以數字化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升級,以盤活存量、技術創新有效激活經濟發展新動力,全力打造傳統產業的新制造業高地。2020-2021年集中開工15個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22.95億元,畝均投資強度超1099萬元。
為促進產業集群智能化賦能、數字化轉型,該鎮制定了《關于加快衙前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提升的實施方案》,累計實施工業智能制造及技改項目68個,完成投資26.74億元,規上企業上云實現全覆蓋。以數字化改革推動產業發展,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數字化改造項目15個,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帶頭培育產業大腦,打造智能工廠,優質規上企業跟進“智能運營+制造”模式的智能制造新格局。
03
下一步規劃舉措
集群需從三方面進行轉型升級:
一是精準發力,增強產業后勁。數字賦能,以“442211”數字化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開啟傳統產業“換道超車”新模式。以恒逸工業大腦、興惠化纖智能制造等骨干項目為先導,以點帶面擁抱新型數字技術,深入對接數字化服務機構,實施數字化改造項目。
二是持續用力,落實雙招雙引。發揮恒逸等大企業招引力,增強城市服務功能留人才,高度關注“創二代”培養,為衙前年輕一代企業家打造學習圈、人脈圈、創業圈,助力衙前精神傳承和企業順利接班。強化“產業鏈+創新空間+人引項目”疊加招商,推動衙前產業“體力”和“腦力”同步發展。通過環橙國際和絲路智谷東西兩翼新型產業社區建設,形成衙前新制造雙中心格局。
三是增強引力,鼓勵企業研發創新。引導中小化纖紡織企業建設科技大樓和研發中心,實施兩清零一提升,即年銷售收入1億以上的企業研發投入清零,年銷售收入5億以上的企業研發機構設置清零,按照年申報國家高新企業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2家的目標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在集群內部形成向科技要市場,向科技要利潤的良性競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推動企業通過收購或者共建海外研發中心來強化企業創新能力。
來源:中國紡織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