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一批江西企業主動作為、開拓創新,通過積極開展服務型制造,打破發展瓶頸,增強企業競爭力,蹚出了一條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
9月28日,我國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條高鐵的跨海隧道建設,就采購了江西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江西鑫通的設備和托管服務。
“毫無疑問,服務型制造這條路是走對了。”江西鑫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黃良坦言,以前賣一臺設備利潤是有限的,現在同樣一臺設備,單是加上托管服務,整體利潤就能增加30%以上,利潤空間大大拓展。作為一家地下專用工程機械成套設備生產企業,江西鑫通也曾面臨行業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困擾。為避免低價競爭,江西鑫通在業內率先邁出了服務型制造轉型這一步,圍繞市場需求,探索拓展了設備托管、產品個性化定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務。“去年企業營業收入約6億元,僅開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務收入就占了25%?!秉S良說,產品個性化定制服務也很受歡迎,訂單多到接不過來?,F在企業正在加緊進行四期工廠建設,年底投產后,產能將翻一倍。
在江西,像江西鑫通這樣由傳統制造成功轉型為服務型制造的企業還有許多,成為江西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由于市場環境變化、成本上升、競爭加劇、增長空間受限等因素,傳統制造業企業亟需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服務型制造成為不少江西企業順應市場、加快轉型升級,重塑競爭優勢的主動選擇。
“以前我們要去找客戶,現在都是客戶主動找上門來。”朝陽聚聲泰(信豐)科技有限公司企劃辦主任鄒玲玲說,以前企業只做單一產品制造,市場規模有限,發展面臨瓶頸。2016年,企業改變發展戰略,走上服務型制造轉型之路,重視研發投入,主動探索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為了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我們給客戶提供從個性化研發、設計、測試到生產制造,再到產品安裝、售后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编u玲玲介紹。從單一產品制造到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企業收入實現翻番,服務型制造推動企業真正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如今,朝陽聚聲泰已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聲學細分領域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深圳、東莞、重慶都設有研發中心。去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億余元,今年預計突破3億元,下一步準備在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
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帶來的轉型升級壓力下,一家家江西傳統制造業老面孔通過“制造+服務”“產品+服務”煥發新生機,推動老產業加速向新制造蛻變。
位于林恩茶現代城市工場內的數字化工廠,來自世界各地的茶葉正在進行分裝配送。工廠前方的體驗區,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布置,未來,這里將成為市民體驗茶文化的好去處。
“我們聚焦茶行業,不僅買全球茶、賣全球茶,打造定制化產品,還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廣茶文化、茶旅游、茶科研、茶科普,挖掘產品文化溢價空間,大力發展體驗經濟。”江西林恩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利人說,林恩曾是一家傳統的茶葉加工制造企業,在市場倒逼下開始“跨界”經營,不斷探索新模式新業態。
“作為快速消費品企業,林恩要向星巴克學習,不斷提升品牌價值。”袁利人說,自從參加了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的服務型制造MBA總裁研修班后,他得到很多向優秀企業學習的機會,對服務型制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未來發展目標更加清晰。
“制造與服務深度融合是國際產業競爭加劇的必然結果,也是企業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應對產業生產方式轉變的客觀要求。”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政策處處長曾偉介紹,江西省于2017、2021年先后實施兩輪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并通過開展“服務型制造萬里行——走進江西”、實施工業設計創新券推廣“三年春雨計劃”、舉辦江西省服務型制造MBA總裁研修班、設立工業設計工程技術人員職稱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全省發展服務型制造優良生態,不斷提升江西服務型制造發展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江西省共培育出18家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88家省級示范企業;全省開展服務型制造的企業比例達30.2%,開展個性化定制比例達11.5%。如今,服務型制造已與江西省產業和區域發展、消費和創新、新模式新業態等經濟、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主要趨勢緊密聯系在了一起,成為了江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