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十年
書寫河南服裝答卷


非凡十年,是河南抓機遇、開新局的十年,也是河南服裝快速發展的十年。
談及河南服裝,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充滿自信,他見證了河南服裝產業規模由小變大的歷史,也親身參與了產業與協會相互推動發展的過程,對于河南服裝產業的未來,他信心滿滿:“河南服裝定能做成萬億產業!”

【談價值】
哪個地方服裝產業好
經濟就發展得好

李剛會長說,服裝行業是一個剛需產業、永恒產業、經久不衰的日不落產業,市場容量大、導入難度小、吸納就業多、帶動能力強,它不僅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哪個地方的服裝產業發展得好,哪里的經濟發展得就好。江蘇的常熟、南通,廣東的汕頭、虎門,山東的威海、青島,福建的廈門、泉州,浙江的寧波、杭州等都是如此。
服裝產值的全國排名與地方GDP的全國排名高度吻合。
【談方向】
項目為王、招大引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河南是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最具競爭力的地方,長期以來,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聚焦招大引強,聚焦延鏈補鏈強鏈,不斷提升縣域經濟服務的質量水平,推動我省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蘇陽光、中哲集團、中大集團、良友集團、蘇美達等一大批百強企業、上市公司紛紛落地河南。
未來幾年,行業還將繼續聚焦招大引強,緊盯頭部企業、上市企業、品牌企業、延鏈補鏈企業,通過持續的說服動員,將好企業、大項目招引到河南,幫助當地老百姓就近就地轉移就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我們還有幾百萬的農村‘巧媳婦’,得先讓她們有活干。”提起巧媳婦工程,李剛會長感觸更深。從2013年開始,針對服裝產業勞動力緊缺的困境,李剛會長帶領團隊跑了河南省39個鄉鎮,400多個村莊,發現農村有600多萬的留守婦女,她們“無奈地留守在農村,無聊地閑在家里,無助地承受著貧窮”。李剛說,“這些巧媳婦思想最穩定、責任心最強、最渴望工作、最需要花錢。”于是協會就發起了“巧媳婦工程”,推動服裝產能下沉到勞動力來源地。
培訓是最大的福利,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發展服裝產業,吸納就近就業,倡導培訓創新,提升藍領占比,推動產能下鄉,夯實就業基礎是河南服裝一直努力在做,而且一直要做下去的。
【談協會】
想事、謀事、干事
李剛會長反復提到的“巧媳婦工程”,是河南服裝產業的一張名片。今年提出的“十萬毛衫技師培育工程”是“巧媳婦工程”的創新與延伸。

他說,協會發展的根本是要做事,要做有影響力的活動,“我剛到協會的時候,就提出協會要炒行業,樹品牌,造環境,贏政策。我們要打造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年輕化的團隊,協會的團隊成員要成為懂政治、懂經濟、懂產業的專業專家型人才。”
要成事,要有想干事的激情,能干事的水平,干成事的本領。疫情常態化形勢下,一味的自怨自艾、等待機會不如正視現實,主動工作,不等不靠,找活干,干真活,實在干。珍惜現在的崗位,把小事做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堅定信心,不忘初心,團結一心,精打細算過“緊日子”, 滿懷信心迎“好日子”。
【談發展】
“河南服裝能做成萬億產業”

“‘十一’五期間,我們的年產值規模是800億元,‘十二五’達到2400多億元,增長了兩倍?,F在是3600多億元,河南的服裝產業還需要持續的發展,未來能做成萬億產業?!彼治?,“產能為王”時代已經到來,河南服裝依托人力資源優勢、巨大消費市場優勢、區位交通優勢、鄉村振興政策優勢,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產業轉移的步伐在加快,萬億產業不是夢。
當下,河南服裝產業的迫切任務是培訓整合一大批合格的產業工人隊伍,持續招大引強,做好縣域經濟服務,通過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