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集群動態 | 創造有質量的“新增長”!長樂紡織產業潛心升級打造“共贏鏈”

發布時間:2024-06-13  閱讀數:18267

集群動態 | 創造有質量的“新增長”!長樂紡織產業潛心升級打造“共贏鏈”



做強實業,后勁十足。近年來,長樂紡織立足于全產業鏈優勢,苦練內功,進一步增強抗風險能力,即便在紡織市場形勢復雜多變,下游需求復蘇不及預期的背景下,仍保持著穩中有進的高質量發展節奏,在當地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呈現回暖勢頭。

今年一季度,福建長樂紡織行業平穩運行,規上紡織工業總產值為417.12億元。其中,化纖業產值197.87億元;棉紡業產值140.49億元;針織業產值70.16億元。


數據背后,長樂紡織各產業運行情況如何?長樂紡織又是如何謀求轉型升級,搶抓產業新增長點的?

從供應鏈到“共贏鏈”


作為傳統支柱產業,長樂紡織產業形成了集化纖原料、化纖、棉紡、針織、染整、服裝、紡織機械為一體,全鏈條的產業鏈發展格局。如今的長樂,已經走出了一條極具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子,即從供應鏈走向“共贏鏈”,上下游企業間的關系也從合作深化為共生、共贏。


圖片

作為全國最大的錦綸民用絲生產基地,長樂錦綸產能占全國的1/3。今年一季度,長樂錦綸行業實現良好開局。“由于下游織造企業開機率上升,錦綸行業一季度訂單表現良好,錦綸價格呈上漲趨勢。滌綸市場雖不如錦綸市場,但長樂的滌綸企業一季度開機率仍達100%,因為其生產的滌綸短纖、長絲可供給當地棉紡企業與針織企業使用。”長樂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鄭建輝表示,長樂紡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保持著共生共贏的良性“生態”,當地經編(花邊)企業的主要原料以滌綸長絲、錦綸長絲為主,從而帶動了化纖、紗線產品的需求,上游化纖、紗線企業的不斷創新,也為織造企業生產功能性、差異性產品提供了更多支撐。如此一來,完整的產業鏈不僅讓長樂紡織實現了產銷一體,還促進了上下游紡織企業技術、工藝的同步創新,形成了良性發展。

圖片

一季度長樂棉紡業產值出現同比下降。對此,鄭建輝表示:“數據下降源于統計基數的不一致。目前長樂擁有800萬錠紡紗規模,整體生產保持穩定,但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不小。一方面受國內市場消費需求萎縮、旺季不旺的影響,紡紗企業訂單下滑,產品出貨緩慢;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山東、河北等地不少棉紡企業轉型生產混紡紗,從而對以生產混紡紗為主的長樂棉紡行業造成了擠壓。”

從供應鏈走向“共贏鏈”,長樂紡織一直在路上,今年也將繼續推動建鏈、擴鏈、強鏈。

“印染是紡織品生產鏈中產品深加工、品質提升的關鍵環節,是承接產業鏈上下游生產的重要環節,但也是長樂的薄弱環節。”鄭建輝介紹,長樂現有規上印染企業23家,代表性企業有東龍印染、力宏染整、德運科技等,大力發展印染行業是長樂乃至整個福建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做強印染不僅可以助推上游產業轉型升級,還能有效滿足終端消費者對穿衣提出的功能性需求。目前,福建省針對印染行業已經開啟了專題調研。

從規模效益到科技賦能

創新,是長樂紡織發展壯大、逆勢而上的最強動力,為企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近年來,長樂紡織業逐步從規模效益轉向科技賦能,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形成了“向創新要效益,做高附加值產品”的共識。

“對健康、舒適的持續追求,讓消費者對紡織服裝的性能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紡織企業也意識到繼續‘吃老本’是不行的,要做有科技含量的、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搶占市場。”鄭建輝表示,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需用“高附加值”鋪路。近兩年,長樂紡織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聚焦專業領域發力,在研發創新上加大投入,突破核心關鍵技術,達到開拓新市場、增加新效益的效果。

圖片

在打造高端差異化產品思路指引下,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榮股份”)形成了“三根紗”核心產品,即“錦康紗”“錦逸紗”“錦生紗”三大系列,2023年,“三根紗”銷售額同比增長25%。與此同時,永榮股份還加大了綠色可持續產品研發,去年推出的E-SUNLON愛賽綸消費后再生纖維,利用化學法舊衣再生技術制成,兼具可再生和環保特性;研發的CiCLO生物降解錦綸6纖維,將生物降解性能有效融入時尚設計中。

從“做一根尼龍繩”起步的恒申集團,多年來積極向產業鏈上游進軍,努力掌握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去年,恒申集團申遠己內酰胺四線順利建成投產,為恒申年產100萬噸己內酰胺一體化產業戰略填上了最后一塊拼圖。這意味著,恒申集團已建成全球唯一完整布局“錦綸-6”八道產業鏈的產業園區。

圖片

“我們絕非單純從錦綸向產業鏈上游延伸一個環節,而是要實現從化纖到化工的行業生產力躍遷,這是一個要求技術不斷創新的過程。”恒申集團董事長陳建龍表示,近年來,企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成功開發多種差異化、高附加值纖維,立足錦綸6,企業不斷向上突破,打通并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錦綸6全產業鏈,在主業發展完善后,依托產業園區資源優勢,瞄準高端精細化工產業,布局發展新材料五大賽道,即拓展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改性新材料、生物制造新材料、環保再生新材料等,實現傳統化纖化工材料向新材料的延伸。

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源紡織”)今年推出的抑菌防臭紗線、聚乳酸紗線、石墨烯系列紗線、抗阻燃滌綸紗線以及抗阻燃萊賽爾紗線等新品,投放市場后反響熱烈,訂單紛至沓來。

“我們研發的新品紗線,均采用了綠色、環保的生產工藝和材料,符合現代消費者對健康、環保、舒適的需求。新品毛利率相比之前的產品提升了30%。”長源紡織總工程師施宋偉介紹,抑菌防臭紗線采用了獨特的抗菌技術,能夠有效抑制細菌滋生,保持織物的清新和衛生;石墨烯系列紗線具有保暖、抑菌功效;聚乳酸紗線可實現生物降解,具有優良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這些新品的熱銷不僅為長源紡織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紡織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

圖片

走高附加值創新之路,長樂紡織堅定不移。依托恒申集團、永榮股份、長源紡織等41家紡織功能新材料鏈主企業引擎驅動作用,長樂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功能纖維、差別化纖維、紗線和高技術紡織面料。目前,恒申集團年產10萬噸改性工程新材料項目、永榮錦逸公司年產10萬噸高性能低碳循環再生、原液著色、功能性錦綸纖維智能化項目、長源紡織功能性新材料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項目、立源科技渦流紡紗項目等多個重點項目正在建設中。

項目的順利推進,自然離不開當地政府“有形之手”的積極扶持。對此,鄭建輝表示:“只要是有潛力的項目,政府都會在用地方面給予保證,企業上新項目之前,我們也會調查,項目生產的是否是高附加值產品?未來是否有應用市場?如果是同質化產品,我們也不會提供用地上的支持。”

從“信息孤島”到乘“云”而上

加快促進數字信息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加速紡織企業“智改數轉”,是當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工作。在這方面,長樂紡織敢為人先,通過構建前沿的大數據平臺,助力紡織企業實現彎道超車。


“為全面推進紡織行業的數字賦能,長樂區積極構建‘智慧大腦’,先后建成了長樂紡織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輔布司’長樂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以及福建聯通工業互聯網平臺。”長樂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王利琴介紹,長樂紡織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接入613家紡織企業,連接設備8956臺,擁有15大應用場景,涵蓋化纖、紡紗、織造、染整等多個紡織細分行業;“輔布司”平臺目前已有全球3萬多家企業客戶注冊,服務長樂200多家花邊企業,覆蓋近60%的經編(花邊)產品,每月承載超5000萬米的蕾絲花邊產能,合作紡織企業超過1000家;福建聯通工業互聯網平臺幫助凱邦錦綸、長源紡織、金源紡織等10余家企業打造了5G工廠標桿示范項目。


一方面是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另一方面是長樂紡織企業自身的積極意愿和內驅動力。


圖片


福建金源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源紡織”)是當地棉紡企業中較早將5G+工業互聯網應用在生產車間中的企業。“建設5G智慧工廠,打造智慧化、柔性化供應鏈,這對紡織企業來說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和‘搶答題’。”金源紡織董事長鄭洪表示,過去,企業生產設備相互“孤立”,設備數據難以反饋指導生產,精細化管控難度大。現在,數據“孤島”被打通,生產、包裝、品控等各環節都發生了變化,企業真正實現了借“數”升級、乘“云”而上。


圖片


今年1月,福建東龍針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龍針紡”)上線了5G+經編花邊瑕疵AI視覺識別檢測系統,由“AI質檢師”在紡織車間給產品“ 找茬”,瑕疵識別準確率達95%以上,實現了實時、高效、精準的紡織品瑕疵檢測。


“該系統以東龍針紡蕾絲花邊面料為基礎,由中國移動、華為公司主導開發,充分結合了5G高速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東龍針紡副總經理許我發介紹,5G網絡的高速傳輸和低時延特性,讓該系統能夠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分析和反饋,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面料檢測質量。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瑕疵檢測更加智能化、自動化,有效減少了人工干預和檢測誤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AI在線檢測還可以為企業的研發和工藝改進提供有力支持,通過大量的數字分析,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產品的質量狀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和改進點,為研發和工藝改進提供科學依據。


“我們要加強合作聯動,引入優質資源,為長樂紡織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促進企業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云化的轉型升級,推動完成紡織行業249家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任務。”談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鄭建輝表示,要以此形成基于企業共性的標準化、模塊化產品與服務,推動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以點帶面形成輻射帶動作用,實現紡織重點地區整體數字化水平提升。


信息來源:中國紡織報




編輯/王昕彤

校對/趙婷婷

審核/張海燕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