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數智時尚流通萬里行”走進廣西東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會長徐建華、會長助理吳穎慧對當地的邊貿市場發展情況和產業園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走訪調研,并與東興市市長李健就如何推動東興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建設邊貿紡織品交易市場等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
東興市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與越南芒街僅一河之隔;東興口岸是國家一類口岸,有中越北侖河一橋、二橋及邊民互市邊民浮橋“三大通道”連接越南輻射東盟,也是中國陸路邊境最活躍的口岸之一,出入境人流量常年位居廣西同類口岸首位。一直以來,紡織服裝產品作為中越貿易的主要品類之一,2023年我國紡織面料和紗線出口前十國家中,越南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越南紡織品原材料55.8%來自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廣西對越南出口紡織服裝產品330.6億,增長25.6%。
徐建華一行在東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春燕的陪同下重點走訪了東興口岸互市貿易區、二橋和東興北投跨境物流中心。據介紹,2023年,東興口岸出入境旅客554.9萬人次,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56.39億元,互市貿易交易額219.61億元;互市進口的商品有花生、芝麻、茶葉、木薯淀粉等農副產品,椰子糖、菠蘿干、綜合果蔬、咖啡等副食品及魚、蝦、蟹等海產品,出口商品有輕紡產品、五金家電、建筑材料、日常生活用品等。
此外,東興不斷深化改革,開創了互市進口落地加工商品“直通車”通關模式,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廣西東興產業園區興建廠房,發展口岸落地加工產業。廣西東興產業園區規劃建設了約500畝輕紡服裝產業園,做大做強落地加工和大力承接臨港延鏈產業,重點承接輕紡服裝、電子信息、玩具、醫藥等四類產業轉移,發展服裝鞋帽、羽絨原料、羽絨被服等商品制造,引進出口型的東部服裝、鞋材制造企業,培育形成超百億元輕紡鞋帽產業集群。
在廣西東興產業園區,徐建華一行重點走訪調研了兩家企業,盛寶工藝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歐美品牌眼鏡盒、皮包、錢包等日用工藝品,東興偉立服裝鞋帽生產項目主要生產紡織系列運動產品,兩家企業均看到了東興市所具備的關稅減免形成的政策優勢、越南勞工的人口紅利優勢,以及高效便捷的通關條件等優勢條件,落戶東興開拓廣闊的東盟市場。
在座談交流時,李健表示,東興市一直是中國紡織品出口到東盟國家的重要平臺和主要集散地,紡織品貿易占據東興邊小貿易的1/3以上;廣西東興產業園區作為沿邊產業園區,是落實國家政策,打造“垂直分工+關鍵環節留在邊疆+國際市場”戰略的落戶區域,通過打造“兩國雙園”模式,是承接紡織產業貿易發展的黃金平臺。
徐建華表示,紡織工業被譽為中國的“母親”工業,不僅是國家工業體系中的堅實支柱,更是橫跨第一、二、三產業的綜合性產業,投資小、見效快,中國紡織工業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一直關心并大力支持廣西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廣西出臺產業扶持政策,積極推動園區載體建設,全面承接以大灣區為重點的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形成了繭絲綢業、棉紡織業、服裝業、羽絨業、制革業等五大支柱產業和貴港、玉林、梧州、柳州、來賓等多個產業集聚區,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接下來,流通分會也將與東興市人民政府加強合作,全面推動東興在原有的“口岸經濟+邊貿經濟”模式上發展“通道經濟+轉口經濟”,成為紡織服裝行業新一輪產業優化布局中的投資增量地區和創新亮點地區。
來源:中紡聯流通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