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4萬名員工的世界超級工廠復工之路——日產80萬件服裝,訂單沒有減少、交付無影響!

發布時間:2020-04-08  閱讀數:10437

寧波工廠日產服裝達80萬件。公司董事長馬建榮說,訂單交付沒有問題,接單并沒有縮減。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領域都受到影響。


中國制造也經歷了不少波動。

一邊是大量企業迅速轉產、復工復產的“硬核”操作,一邊也有部分企業難以達產,存在訂單交付的風險。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不少外向型制造企業感到壓力。


疫情之下的“世界工廠”還好嗎?

訂單情況怎樣?


數碼印花機智能印染,機械手有序銜接……寧波申洲國際園區廠房內,一件件服裝“整裝待發”。

申洲為耐克、阿迪達斯等眾多知名品牌做代工,是國內最大的服裝加工制造企業。疫情發生以來,憑借從紗線、面料、輔料到制衣全供應鏈的“硬核”掌控能力,申洲有序復產,目前產能已完全恢復,寧波工廠日產服裝達80萬件。公司董事長馬建榮說,訂單交付沒有問題,接單并沒有縮減。


“申洲國際”董事長馬建榮早前接收《走遍中國·穿衣革命》節目采訪

在中國制造龐大的“陣營”中,一些企業憑借供應鏈的掌控力迅速達產,化解風險。也有一些行業、企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2019年12月,我國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2%;2020年1月為51.4%;2月,這一數字明顯回落。一邊是前期訂單的交付,一邊是新增訂單的把握,企業要復工,更要滿產、達產。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龍頭制造企業,受國外部分門店關閉影響,訂單出現延期風險;國內中小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中小制造企業則更多面臨來自供應鏈的壓力。

《走遍中國·穿衣革命》節目中,“申洲國際”董事長馬建榮身后的數碼印花車間擺放著全印的橢圓數碼印花機。

作為全球最大的縱向一體化服裝制造商,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單位、申洲集團一天要生產170萬件衣服,一年可達5億件,在寧波基地有4萬名員工,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工廠”。

因為疫情,今年申洲包車返甬員工大增,企業要用700輛大巴車,到14個省市上千個點位,把員工從村村寨寨接出來,還不能讓大巴車在高速上“流浪”。如何復工復產,背后涌動著不少感人的故事。

申洲4萬多名員工復工之路:知難而進,行不懈怠



“時代中一顆灰塵,落到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那么落在企業身上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申洲集團董事長馬建榮壓力很大,一連好幾天合不上眼。


我們公司4萬多人,萬一哪里出現紕漏,復不了工,怎么辦?


申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縱向一體化針織制造商,訂單排到了年底,日產180萬件衣服。如果復不了工,訂單完不成,申洲的信譽、客戶的利益就會受損。


員工如何有序返崗?返崗后如何防疫?……馬建榮考慮的問題很多。


1、公司復工,人是首要條件。

??

今年是“申洲春運”的第十年,1月21日起,公司安排了202輛專車護送員工返鄉過年,返鄉地點包括四川、重慶、甘肅、山西、云南、山東等14個省市。




按原方案,春節假期結束,大巴車再將員工接回寧波。


?“突如其來的疫情,始料未及,打亂了陣腳。”馬建榮說。

?

春節以來,申洲連寫了四封告員工書,都提到了等員工平平安安回家。


馬建榮說:“申洲最大的資產是員工,申洲是員工的第二家鄉,申洲員工都是‘一家人’。”


對1000多位湖北籍重點疫區的“家人”,公司承諾,在休息隔離期間,所有的工資、獎金和全勤獎,一分不少。


在安定員工情緒的同時,申洲還做出了暫停招聘新員工的決定。


公司最先考慮的,是確保老員工安全工作。


“條件允許的老員工,我們想方設法接回來,不能返崗的員工,保證正常的工資獎金。”馬建榮說,公司陸續安排了700多輛大巴車接員工回家。



北侖公安局在短短3天時間,將申洲近4萬名員工的信息通過公安大數據分析甄選,哪些員工需要醫學隔離?哪些只要在宿舍觀察?公司掌握得一清二楚。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緊缺,藥房、超市里口罩脫銷。


作為寧波員工數量最多的企業,申洲同樣面臨著口罩短缺的困擾。


“全公司上下近4萬名員工,每天的口罩需求量在6萬個。”馬建榮說。

?


一邊是迫在眉睫的海外訂單,一邊是日漸稀缺的口罩。如何在復工與防疫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為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于是,申洲復工先自建了口罩生產線,目前每天能提供2萬個口罩,待產線穩定后,每天的產量可以達6萬個。馬建榮透露,等日本一公司的2噸熔噴布到了,可以生產200萬個口罩,員工日常口罩需求就有了著落。

?

16日上午,記者在申洲集團總部的染色車間看到,一個個大型的銀色圓柱體染色容器正發出轟轟的響聲,員工程凱朋穿梭在其中,忙著投遞物料。“我們車間已開足馬力,24小時運轉。”



“年輕的管理人員充實到一線去,通過管理人員轉崗,我們的制造能力已經大大提升。”馬建榮自信滿滿地說,雖然現在復工率還不到50%,但是,再過一個星期,有90%的員工可以返崗,屆時,產能可以100%恢復。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