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假冒偽劣、知識產權侵權、商業訛詐等方面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特別加強電商平臺的管理,規范線上商業合作方式,推動建立平臺上線商家的保護機制和投訴通道,打擊“店大欺客”、“平臺排他”、“惡意差評”、“惡意退貨”等行為。
受疫情影響,今年服裝生意慘淡。外貿萎靡,取消訂單,內銷不旺,庫存積壓,眾多中小微企業,面臨沒有訂單,揭不開鍋的境地,停工、降薪、減員,轉產口罩,你們廠走了哪條路?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行業面臨巨大的環境壓力和系統性風險,產業供需兩端經受前所未有的沖擊。紡織行業開工負荷正在逐步恢復,但受疫情影響,產能利用率低于正常水平。一季度,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6.5%。紡織全產業鏈中,僅有產業用紡織制成品制造行業由于防疫類產品需求激增,呈現11.5%的高速增長,其余環節均為負增長。自疫情爆發以來,紡織服裝產品內銷明顯下降。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2.2%。為彌補線下門店大量關停的損失,紡織企業普遍加強線上渠道建設。行業出口形勢嚴峻。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降幅超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時的水平。根據海關快報數據,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為666.2億美元,同比減少10%。從市場出口結構看,我國對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出口全線下滑。疫情影響下,行業企業普遍缺乏投資信心和能力,投資規模大幅萎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3月,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減少38.0%。全國31個省份中,僅四川和云南兩省實現全產業鏈投資增長。抗疫物資、外銷轉內銷的相關投資正成為行業投資的重要方向。在需求嚴重不足、產銷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紡織企業收入和利潤大幅萎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3月,全國3.3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318.8億元,同比下降25.4%;實現利潤總額218.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4.2%。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僅為2.6%。
紡織行業運行質量下降。1~3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虧損面達36.4%,較上年同期擴大1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29.5%。企業成本費用負擔沉重。
紡織行業企業開工復產情況
為了打贏疫情這場戰役,紡織行業內很多服裝、家紡企業改造生產線、購置相關設備,轉產口罩、防護服等物資。隨著國家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和對企業復工復產支持力度的加大,紡織行業的供給能力與產業鏈運轉目前已基本恢復正常。中紡聯對重點聯系企業的調查顯示,目前超過90%的紡織服裝企業保持開工生產狀態,但企業普遍面臨訂單嚴重不足的情況。維持開工一是響應國家“穩就業”的號召,二是為了等待市場好轉而穩定員工隊伍。部分企業通過轉產口罩等來維持生產。受訂單大幅減少影響,部分中小微型企業再次陷入停工困境。根據協會調查,近期重點棉紡產業集群開工企業比例已經不足60%,其中仍保持開工的規模以下企業占比僅有40%左右;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服裝、印染集群均已出現中小微企業關停的情況。隨著訂單持續不足,部分中小微企業開始被迫減員。據棉紡協會調查,目前重點棉紡織產業集群用工人數約為正常情況的7成左右,較4月初近80%的集群人員到崗率明顯下降;部分企業延長了五一假期,約40%的被調查色織企業陸續啟動調休或輪休。企業穩定員工隊伍的壓力加大。當前,疫情對市場的沖擊在持續發酵,全球范圍內紡織服裝終端消費大幅萎縮。總體來看,美歐日等傳統發達經濟體消費市場需求短期難有起色。據美國商務部數據,3月份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8.7%至4831億美元,其中服裝服飾及鞋類產品銷售額僅為110.9億美元,同比下降50.7%,創歷史最大降幅。疫情沖擊下整個市場的節奏被打亂,行業市場秩序正在經受考驗。一是低價競爭的問題。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紡織企業庫存壓力持續加大。為盡快回籠資金,企業低價競爭現象增多。部分企業大幅降價拋貨,出現了一些無序競爭情況。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印染企業表示加工費也在逐月降低。二是出口訂單被取消、延期和壓價的問題。根據印染協會對49家重點企業的調查情況,4月中旬有95.9%的企業遭遇部分訂單被取消的情況,75.5%的企業實際交貨價格低于合同價格。三是違規經營的問題。一些人囤積居奇、倒買倒賣、以假充真,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和生產秩序。比如直播帶貨,疫情期間,已成為企業的重要營銷渠道。但直播帶貨也不斷暴露出虛假宣傳、假冒偽劣、流量造假、維權困難等問題。疫情之下,利潤縮水、現金流緊張使得企業面臨壓力。對于一般企業,資金狀況堪憂。據印染協會調查,福建石獅印染企業表示上半年企業的貨款大部分無法順利回款,而工資等費用成本卻要按時支付,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資金周轉困難使得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生存危機。企業貸款逾期和違約現象增多。落實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的免繳社保費用、降低工業電價、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措施,結合疫情全球化后的新變化,合理延長優惠政策期限,有效減輕企業負擔。鼓勵各級地方政府結合財政條件,對本地企業、商鋪等適當給予場地租金補貼、設備租賃租金補貼、貸款利息補貼、防疫補貼等支持。推動商業體降低實體店面租金,鼓勵對疫情未開業期間實行免租。建議各級地方政府組織公益性法律援助項目,幫助外貿企業、中小微企業應對合約糾紛,最大限度減少損失,保障權益。降低信用貸款門檻及減少審批手續,提供貸款減息和免息補貼;對于到期貸款,如企業資信情況正常且有續貸意愿,允許在不歸還本金的情況下自動續轉貸款;對符合資信要求的紡織企業與投資項目給予充分信貸支持,杜絕附加條件放貸等行為;以企業庫存和出口訂單為依據,申請抵押貸款。對停工及減產期間企業支付的貸款利息予以適當減免,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對暫時受困的企業和項目,不盲目抽貸、斷貸。長期看,國內疫情防控和產業鏈恢復成效顯著,而全球產能不足狀態一時難以逆轉,全球未來需求潛力巨大。要采取更大力度的財政和金融措施,確保市場主體不因當前一、二季度的海外訂單取消而倒閉,避免大量產業工人失業。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對出口企業給予階段性的國內生產環節費用減免、國內稅收返還、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投入、貼息貸款等支持措施,幫助出口企業應對外需急速下滑的困境。強化出口信用保險的兜底功能,擴大出口信用險覆蓋范圍,將客戶暫緩交單超過一定時限等情況納入承保范圍,并全面降低保險費率。深化紡織領域終端消費品牌、加工制造品牌和區域品牌培育試點工作。通過國家品牌戰略、財稅政策激勵等舉措扶持優秀自主服裝品牌開展國際創新合作、時尚交流與發布,提升時尚話語權,增強國際市場影響力。
加大對假冒偽劣、知識產權侵權、商業訛詐等方面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特別加強電商平臺的管理,規范線上商業合作方式,推動建立平臺上線商家的保護機制和投訴通道,打擊“店大欺客”、“平臺排他”、“惡意差評”、“惡意退貨”等行為。
文章來源公眾號《FashionPark》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