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繼浙江、江西之后,山東省也將全面推行鏈長制。
算上去年的浙江,以及包括信陽市的局部試驗,鏈長制成為了全國當下最火熱的產業制度創新。
鏈長制緣起是什么?鏈長制到底是什么?怎么干?
贏城整理了相關資料為各位招商同仁介紹鏈長制。
鏈長制
繼浙江、江西之后,山東省也將全面推行鏈長制。

日前,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舉行。會議強調,全面推行“鏈長制”,打造國際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基地,大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推動新基建領域的開放合作,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培育開放型產業鏈。
未來,“鏈長制”將成為山東公共管理政策、產業研究的熱點問題。那么“鏈長制”究竟是個啥?
“鏈長制”緣起 早有省份試點
實際上,鏈長制在其他省份早有試點。

1
2018年4月
湘潭市在湖南省全省首推“鏈長制”,推進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2
2018年7月
湖南印發《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聯系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分工方案》;
3
2019年2月
遼寧盤錦市通過“鏈長制”的推進,實現了新舊動能的有序轉換,筑牢了產業發展根基。
4
2019年8月
浙江省商務廳發布《浙江省商務廳關于開展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進一步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工作的意見》,成為國內最早在全省范圍內系統化普遍化推進“鏈長制”的省份。
5
2019年11月
同期,《廣西重點產業集群及產業鏈群鏈長工作機制實施方案》開始實施。
6
2020年4月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加快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江西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江西省實施產業鏈鏈長制。
7
2020年6月
河南省信陽市圍繞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新”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攬子新政,包括全產業鏈專業園區、鏈長制、一把手工程、招商引資回歸工程等等。

“鏈長制”是什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堅說,“鏈長制”,是應對挑戰的創新探索。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鏈,方能綻放璀璨光彩。從一些先行省市探索實踐看,“鏈長”就是聚焦產業鏈,積極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加快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主要負責人。

“鏈長制”就是強化產業鏈責任的一種制度創新。
如有的省提出“一個產業鏈發展規劃、一套產業鏈發展支持政策、一個產業鏈發展空間平臺、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培育、一個產業鏈共性技術支撐平臺、一支產業鏈專業招商隊伍、一名產業鏈發展指導專員、一個產業鏈發展分工責任機制和一個產業鏈年度工作計劃”的“九個一”機制,不斷鞏固、增強、創新、提升產業鏈。
“鏈長制”,著眼于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通過介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溝通協同環節,以“鏈長制”方式在要素保障、市場需求、政策幫扶等領域精準發力,形成穩定、發展、提升的長效機制。

“鏈長制”基礎是產業集聚。山東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是國內唯一擁有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并且產業規模大,產業集群優勢顯著。可以說,山東全面推行“鏈長制”,具有良好基礎。
“鏈長制”的目標是實現融通協同發展。當今世界,產業分工體系已經形成一個復雜網絡,任何一條產業鏈上都聚集了成千上萬家企業。
任何一家企業、一個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區想提升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上的位置,就需要更進一步加強與同一產業鏈上其他地區的企業的協同。山東全面推行“鏈長制”,就要以國際性視野看產業鏈聯動,關注國際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充實國際產業合作內核。
“鏈長制”怎么干?
“鏈長制”是創新發展的一個方法論。
目前,一些省公布了“鏈長”分工,明確了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工作體系和重點任務。
如,產業鏈鏈長要調研梳理產業鏈發展現狀,全面掌握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平臺、關鍵共性技術、制約瓶頸等情況;研究制定產業鏈圖、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區域分布圖;研究制定做優做強做大產業鏈工作計劃,統籌推進產業鏈企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重大事項;精準幫扶產業鏈協同發展,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困難問題;建立產業鏈發展日常調度通報機制,加強工作協調,細化工作舉措,形成工作合力等。

“鏈長制”之新,在于特殊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肩負的新的治理責任,是政府經濟治理權力的一種延伸。
“鏈長”作為區域一方負責人,在地方發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其長處在于區域各類資源的盤活與動態整合,但是,有形之手作用不能無限放大和延申。政府與市場必須各就其位。
“鏈長”要清楚自身定位,把握“決定性”市場定位,相信市場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率的形式,凡屬市場能解決的,都要簡政放權、松綁支持。把握“更好發揮作用”的政府定位,凡屬市場不能有效解決的,要主動作為,加強宏觀調控,把該承擔的職責干到位。
“鏈長制”的價值取向:實現多鏈融合
多鏈融合是當前的一個價值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視察時作出指示:“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
“鏈長制”正是呼應了這一發展趨向,推動以人才鏈引領創新鏈,以創新鏈提升產業鏈,以產業鏈集聚人才鏈,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閉環融合發展。”

此外,在疫情應對常態化背景下,“鏈長制”的實行對確保地方產業鏈復蘇有重要作用。
今年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堅表示,“鏈長制”是應對挑戰的創新探索,建議推廣復制“鏈長制”,使之成為提升全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與競爭力的制度保障。
在全國產業鏈供應鏈受全球疫情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期間,“鏈長制”背負了特殊的使命,對于提升產業鏈韌性與活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浙江首創:做優做強產業鏈的“浙江方案”
在經濟巨變中,如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在全球產業鏈安全風險大大增加的當下,浙江作為經濟強省,在疫情“大考”下又給出了怎樣的“浙江方案”?
“得益于‘鏈長制’實施后區域配套產業鏈的高度集聚,‘缺個零件,停一條生產線’等問題將在浙江得到有效解決。”
浙江省商務廳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浙江省商務廳積極推動開發區產業鏈的“鏈長制”建設,在推動復工時充分考慮區內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統籌區內外產業鏈配套企業資源,確保供應鏈、采購鏈、生產鏈閉環運作,保障企業生產的完整性,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駕護航。

開展 “鏈長制”試點探索產業鏈升級道路。
“鏈長制”是浙江省商務廳全國首創的工作制度,旨在推動經濟開發區產業鏈高質量發展。2019年8月,浙江為推動區域塊狀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并考慮到復雜國際經貿形勢對國內產業鏈的沖擊,“鏈長制”應運而生。
去年,浙江省商務廳發布《浙江省商務廳關于開展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進一步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工作的意見》,要求各開發區確定一條特色明顯、有較強國際競爭力、配套體系較為完善的產業鏈作為試點,鏈長則建議由該開發區所在市(縣、區)的主要領導擔任。
浙江省商務廳開發區處主要負責人表示,“產業鏈‘鏈長制’是浙江打造、升級產業鏈的重要舉措。這個制度落實到人,要求開發區干部明晰當地產業發展方向,一張藍圖繪到底,從產業鏈角度發掘哪些需要補、哪些需要強化,這考驗大家的智慧。”

經過半年左右的嘗試,浙江各地開發區首批“鏈長”紛紛亮相:
杭州市余杭區區長陳如根擔任錢江經濟開發區新裝備產業鏈鏈長;紹興市上虞區區委書記陶關鋒擔任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產業鏈鏈長;嘉興市桐鄉市于會游市長擔任桐鄉經濟開發區前沿新材料產業鏈鏈長;金華市武義縣縣長章旭升擔任武義經濟開發區電動工具產業鏈鏈長;衢州市江山市市委書記童煒鑫擔任江山經濟開發區木門產業鏈鏈長;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縣長鐘海燕擔任幼教木玩產業鏈鏈長……
浙江各地都積極參與到開發區產業鏈建設中,形成產業鏈穩定、發展、提升的長效機制。
浙江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在調研“鏈長制”時曾表示,“鏈長制”是浙江開發區創新發展的一個方法論,希望開發區在做優做強特色產業的同時,圍繞產業特點和特征,在畝均基礎上沿著產業鏈上下游繼續發力招商,打造開發區的產業特色,從而推進區域特色產業形成。他鼓勵開發區立足實際情況,借力“鏈長制”建設,推動開發區創新提升,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

延伸上下游產業鏈 協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期間,一家企業能否復工復產,復產之后能否達產,不僅僅取決于這家企業自身實際,更受制于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合。“鏈長制”的探索實踐,無疑為浙江提高企業復工率和產能恢復率打下堅實基礎。
在非常時期,“鏈長制”被賦予全新的歷史使命。浙江省商務廳開發區處主要負責人介紹, 疫情期間,“鏈長制”在確保供應鏈、采購鏈、生產鏈閉環運作,落實穩經濟、穩企業政策措施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2月17日,浙江省商務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落實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確保開發區產業鏈穩定的通知》,提出要破解開發區復工企業融資難、用工難、物流難,創新產業鏈招商引資方式,推動產業鏈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提升產業鏈數字化水平,全力保障復工期間防疫物資供給等9個要求,以鏈式思維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浙江各地經開區沿著核心產業上下游延伸,推出特色服務“方案”:浙江海鹽開發區指導企業制定“下游反哺法”“互補消化法”“鏈式讓利法 ”等措施,打通產業鏈,實現企業進口全力復產;浙江富陽經開區設立龍頭企業服務專班,制定“一企一方案”,兼顧配套產業鏈企業,促進企業全面恢復產能……上下游產業鏈的貫通,加速了浙江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讓市場主體活力加速釋放。

增強產業鏈韌性 為“未來產業”建鏈補鏈。
面對國際產業鏈安全難題,各地應如何增強產業鏈韌性,提高抵御各類風險能力?
在產業鏈“鏈長制”的推動下,圍繞開發區內主導產業鏈升級的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形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開發區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產業鏈,落地中紡院綠色纖維項目,通過技術創新打破了奧地利企業長期的技術壟斷和技術封鎖,實現產業鏈拓展、價值鏈提升。杭州灣上虞開發區加快引進“專精特新”項目,培育新材料產業鏈,年產3000噸防彈防護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UD裝甲復合材料項目順利投產。浙江桐廬開發區項目資金達50億的申通國際總部、韻達全球科創中心項目陸續開工……

南潯開發區緊抓疫情契機,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創新開展口罩招商。據悉,該開發區巧打感情牌,抓住“春節+疫情”的特殊時節,寄送慰問信、口罩、額溫槍等防疫用品開展招商,完成了弗蘭德華為5G基站天線項目、智慧物聯網控制(指揮)設備項目等15個項目正式簽約,總投資150億元。
當前,浙江各開發區正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未來產業,招引龍頭企業,引進相關配套企業,開展“建鏈”工作;針對浙江在新興產業的薄弱環節積極“補鏈”,從縱向開展補充式、填空式招引,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深耕細作,實現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
借力數字經濟發展實踐和較為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浙江正深入推進“云上浙江”、“數據強省”建設,大力打造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帶動企業實現“裝備智能化、設計數字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精細化、營銷服務網絡化”。
浙江省商務廳開發區處主要負責人介紹,未來,浙江的產業鏈韌性會進一步增強,水平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附加值進一步提高,“要形成一批產值超500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在全球價值鏈中居于中高端的開發區特色產業鏈和產值超千億的開發區。”
山東將全面推行“鏈長制”
德州已出臺方案實施
6月11日,德州印發《關于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實行產業鏈鏈長負責制,總鏈長由市委書記李猛、市長楊洪濤擔任,二級產業鏈鏈長由市級領導同志擔任。方案明確了推進供應鏈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項目建設等9個方面的的重點任務。
方案指出,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是德州市委、市政府推動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三年行動的重要部署,是推動德州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聚力打好區域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提升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打造一批具有德州特色優勢、在京津冀魯區域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力爭形成六個4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爭當京津冀魯區域先進制造業排頭兵。
文章來源:產城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