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非遺傳承|湖南江華瑤族還盤王愿

發布時間:2020-11-03  閱讀數:10721

瑤族 “還盤王愿”祭祀禮儀是瑤族古老的傳統信仰活動,可推至遠古時期瑤族人民歲首舉行的帶有盤瓠圖騰崇拜的“盤王節”。后來,集體的祭典儀式逐漸改為單家獨戶的“還盤王愿”祭祀禮俗。轉變的緣由來源于兩個傳說,即“千家峒傳說”和“渡海傳說”。千百年來,遙遠而美麗的“盤王”故事,在瑤族人心中一直傳頌著。瑤族人相信盤王永遠都會庇護他們。


瑤族 “還盤王愿”祭祀禮儀是瑤族古老的傳統信仰活動,可推至遠古時期瑤族人民歲首舉行的帶有盤瓠圖騰崇拜的“盤王節”。后來,集體的祭典儀式逐漸改為單家獨戶的“還盤王愿”祭祀禮俗。轉變的緣由來源于兩個傳說,即“千家峒傳說”和“渡海傳說”。千百年來,遙遠而美麗的“盤王”故事,在瑤族人心中一直傳頌著。瑤族人相信盤王永遠都會庇護他們。


瑤族曾經是一個遷徙不定的游耕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眾多歷史和文化就隱藏在“還盤王愿”的祭祀禮俗中,形成了用史詩古歌說事、服飾紋樣記事、舞姿形體敘事、軌儀禮俗演事的文化特點。他們由歷代瑤族師公以口傳心授的形式延續至今,通過“還盤王愿”這一特殊禮俗記錄下本民族遷徙的悠遠足音。



01  | 高浪田瑤寨,座落于江華瑤族自治縣兩岔河鄉的群山之中。2015年1月24日至27日,世代居住在這里的瑤民趙德鳳家,舉辦了一場歷時三天四晚的“還盤王愿”禮儀活動。




02  第一天傍晚,我們趕到了高浪田瑤寨。此時,參加“還愿”禮儀的還愿師、各路師公、樂師們也已陸續抵達主家。當晚,參加此后三天“還愿”的徒弟們在師傅帶領下舉行了一個有趣的戒葷儀式:今晚先聞肉香,明日三天吃齋。




03  25日清晨6:00時,天還未亮,鼓樂聲就已響起,參加祭祀禮儀的人們已然早早圍坐在主家的長桌席傍開始喝“起席酒”了。




04  年過七旬的趙德鳳老人,是本次“還盤王愿”的家主。據老人說,如今山里的瑤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現在自己身體還硬朗,一定得還這個愿。




05   時年88歲高齡的還愿師趙德,是本次還愿儀式的領頭人,整個還愿禮俗儀式都由他運籌部署(注:老先生91歲那年已仙逝)。




06  本次還愿禮俗的主樂師,來自于湘桂交界的一個瑤族村寨。在后面的儀式中老爺子充當了“童男”的角色。




07  廚娘,家主的一位親戚,還愿禮儀中負責祭祀供品的婦女。




08  早餐后,寨子里主事的村長在主家堂屋里開始張羅布置“還愿”場景。堂屋正、側廂分列的神像由圣主帝、太清、玉清、上清、玉皇大帝、十殿、海番、把壇六師、張天師、李天師等24張畫像組成。




09  三天四晚的還愿禮俗大致分上下兩大節,即“藤香良愿”和“大排良愿”。愿中又分許多小愿,有元盆祭兵良愿、圓豬良愿、盤王歌堂良愿、圓箕愿、圍堂游愿、獻五谷魂、打長鼓等30余種形式。圖為立壇升香請圣場景,圣壇前眾師公手搖法鈴,唱經誦咒,翩翩起舞。但見煙霧繚繞、人頭攢動;聽聞鼓樂聲、鈴鐺聲、吟唱聲不絕于耳。




10   師公們在稻草鋪就的“地毯“上跳盤王,寓意著神圣不可侵犯。在瑤人的觀念里,盤王祖先是他們的大神,身不凈,則對祖先不敬,是瑤人的大忌。




11  主祭師公來到壇口做法,警示鬼怪妖魔勿得進入神壇,跳盤王的場地神圣不可侵犯。




12  入夜,鼓樂響起,掛燈——還子孫愿儀式開始,師公手握上元棍,圍著白布鋪墊的木凳跳舞誦咒。還盤王愿禮俗中的掛燈儀式,為勉瑤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是瑤族歷史上生生不息的還盤王愿科儀制度,也是瑤族男子神圣的成丁禮儀。在師公的演示與歌謠誦念中,瑤族12姓人漂洋過海的歷史得以生動演示。




13  還愿師吟誦著:“翁位接來留爺世,爺世接來留子孫……”師公通過叩圣承燈、承凳、升燈、唱經、誦咒拔卦、誦經文拔經文等程式,為掛燈的晚輩們賀燈解厄,預示瑤族子孫若日月之循環,星辰之繁衍,薪火之永續,代代不息。




14  第二天,兩位主祭師先行在圣壇前跳起祭兵舞,請神接圣,請三清三元,請十二游師、五谷仙娘、風伯雨師等諸多神靈。




15  主家門前搭起祭臺,一眾師公登臺鳴角誦經,開啟元盆祭兵良愿




16  煙熏繚繞之下,稱禾谷以敬神、招兵買馬。




17   師公手持稱桿、谷袋和牛角,邊鳴角、邊撒米。向四方五路招禾魂、獻五谷,祝愿子孫發達、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18  圓箕良愿。師公們在圓箕上擺放酒、食物,其中一個圓箕上擺放了12只杯子,代表著瑤族12姓氏,同時,交紙馬頭牲,請盤王和五旗兵馬下神龕享用。




19  主祭師公李宜漢拔卦、誦咒,準備紙馬(注:李師傅兩年前患中風,現已不能做法事了)。




20  圓豬良愿。廚娘凈手、著盛裝,預備好一應工具,幾個壯漢抬進兩頭大白豬于圣壇前宰殺。




21  在供奉著大圓豬的祭壇前,兩位師公在稻草上跳起了瑤族“漂洋渡海”的舞蹈,以感謝盤王神靈保佑,讓風浪中的十二姓瑤人平安抵達彼岸。




22  祭壇上,逐一請下分列于堂上的各路神像,將古老的“盤王印”織錦懸掛于堂前正中,老還愿師親自捉刀剪出紙旗,制作紙花等,為盤王獻旗、獻花。




23  第二個夜晚,歌堂良愿開啟。師公先行在祭堂前唱經誦咒。




24  童男、童女列于盤王印左右、還愿師兩側。歌堂良愿分為上本流樂下本流樂兩個部分,還愿師帶著童男、童女要吟唱各種歌本,用“宮、商、角、徵、羽”等古老調式演唱。豐富的歌謠和古老的詞牌曲調,洋溢著遠古的音樂和文化氣息(注:未能唱“還愿歌”男童由三位老者代替了)。




25  還愿禮儀進入第三天。村長上香,師公手捧盤王像,在祭壇前跳起了樂舞,以示瑤人后代對先祖的感恩戴德,對漂洋過海歷史的回顧。




26  下午,圍堂游愿開始。還愿師帶著師公、鼓樂師和童男、童女們沿山寨巡游,并一路表演瑤人歷史上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




27  接下來是一些有趣的表演,有打鐵修路砍樹架橋擇地建房掃地迎神打長鼓等。祭堂上,兩位壯漢強勁有力的長鼓舞較為罕見,令人耳目一新。




28  還愿儀式進入尾聲。家主親自點燃紙馬、紙錢,口中念念有詞,敬獻給盤王及祖先。




29  祭壇前,供桌上,除了供奉著的圓豬、佳肴,還有一本古老的手抄本瑤族史詩書《盤王大歌》。“還盤王愿”祭祀禮儀承載著瑤人的過去,化石般地再現了瑤族的歷史源流、遷徙路線和歷史事件,展示出一個歷史上曾經苦難的民族艱難發展的進程。




30  喝“散福酒”情景與喝“起席酒”一樣,是家主為答謝全體師公盡力幫忙而設的餞行酒席。


通過了解“還盤王愿”祭祀禮儀,讓我們更多的了解瑤族的歷史文化,并從中受到啟迪。


文章來源:我是瑤人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