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舊衣工廠里的山東大媽,正在決定非洲服裝的時尚潮流

發布時間:2021-01-18  閱讀數:7727

舊衣工廠里的山東大媽,正在決定非洲服裝的時尚潮流



「  非洲人穿的二手衣服,出自中國大媽之手。 


其實,舊衣服回收出口行業在中國已經“隱秘”存在了20多年時間。近年來隨著人們垃圾分類意識的提高,這個行業也在加快發展,逐步走向規范、透明。非洲、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為中國二手衣服的主要出口地。人們閑置不穿的舊衣服被回收后,通過分揀、打包、裝柜,乘坐遠洋貨輪到達大洋彼岸,最終銷售給當地居民。


所以,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看到有人身穿帶有中國元素的衣服并不稀奇,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FROM CHINA”。



   1   

“這廠是做什么的?”


下午,載有貨柜的掛車到廠后,王維海忙碌起來。作為廠長,他駕駛著叉車多次往返于車間和貨柜之間,將工人們打包壓縮好的二手衣物裝柜。借助廠房門口用鐵板焊接搭建的緩坡,叉車可以輕松開進柜體,一個個被壓縮成90公斤的舊衣包裹被迅速裝入、碼好。


二手衣服分揀車間中,打包壓縮好的二手衣服等待出口非洲。


車間內,打包好的舊衣在門口排列整齊,每個包裹上附有一張A4紙,上面用中英文標記著衣服的品類,如“Summer Children Clothes(夏童裝)”“Ladies Cotton Trousers(女棉休閑褲)”“Breast Wrapping(裹胸)”,一部分包裝上還印有清晰的標識——一個logo或特殊的英文縮寫,非洲商人會根據這些特有的信息在港口提貨。


傍晚時分,王維海正在裝柜。


裝柜結束,王維海和工人們站在叉車上,將袒露在外的部分包裹用力向里推,然后,幾位工人合力關上貨柜后門。這輛載有28噸中國舊衣的掛車緩緩從廠區開出,將途經棗木高速、嵐曹高速和長深高速,行駛大概240公里后,抵達連云港港口。車上的貨柜會被運往特定地點等候船期,到時這批裝載數十個品種的舊衣就會被裝上遠洋貨輪,3個月后,非洲的居民就可以在集市上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買到它們。


從山東棗莊高鐵站出發,乘車沿祁連山路、323省道,大概行駛30分鐘就會到達滕州官橋鎮工業園區。園區內分布著大大小小數間工廠,沿一條鄉間水泥小路行駛,途經大片耕地后右轉,即可看到門頭不太起眼的“欣成二手衣服分揀廠”——它是長江以北最大的舊衣集散出口中心。


途中,網約車司機略帶疑惑地問我:“這廠是做什么的?經常送乘客到廠區,還有外國人,生意看樣子很好。”


由彩鋼板搭建而成的 5000平米車間占據了廠區約一半的面積,車間外側分布著幾間涂有黃色顏料的屋子,供員工休息、辦公。


二級收購商來廠區交貨。


車間外面,一輛裝滿舊衣服的中型貨車剛剛停好。工作人員從車廂底部抽出幾包貨物,推入車間驗貨,以此評判整車舊衣服的質量,好開出合適的收購價。


車間北側是“原料區”,堆積著大批剛剛收來的舊衣服。這些衣物大都已被二級收購商“粗分”過,里面混雜著各種款式的夏裝,包括背心、T恤、褲子、書包,甚至內衣內褲。它們大部分被床單包裹著,等待車間工人們的進一步挑選和分揀。


被堆放在一起的舊衣服,等待被分揀。


舊衣物中的“龍”。


舊衣堆中,帶有中國元素的衣服會被出口到國外。


除了裝卸貨,廠長王維海還負責駕駛叉車將原料區的舊衣服運往分揀車間。在分揀車間中央,4條分揀流水線和3臺壓縮打包機依次排開。流水線下面的發動機上貼著“機器一響,黃金萬兩”的紅色標識。對于回收衣服很賺錢這件事,工廠合伙人王金成沒有回避,他表示,“是掙錢,二手衣服出口絕對有錢掙,但不像外界報道的‘暴利’,那太夸張了!”


王維海在原料區轉運舊衣服。

   2   

“都打包,都不浪費”

分揀流水線兩旁的女工們基本來自于附近村莊。已經算是“網紅阿姨”的杜總菊負責在生產線一端“上料”——她要依次解開包裹,將里面的上衣、褲子等夏裝放在傳送帶上,其中摻雜的廢料、文胸、婚紗、白料、玩偶等物品則被挑選出來,放置在周邊等待進一步分揀。


干凈的床單被歸置在一起,也會用于出口。


分揀出來的夏裝被悉數放到傳送帶,等待進一步挑選。流水線兩側的每位女工,有固定的分工,專門分揀同一面料或同一類別的衣服。她們身后分布著多達30個鐵框,用來盛放細分出來的衣服。



杜總菊(右二穿紅衣者)坐在舊衣堆中初次分揀,上料。


例如,在褲子分揀過程中,工人會先區分出男褲、女褲,然后進一步分類為短褲、七分褲、九分褲、破洞牛仔褲等品類;上衣分類中,工人們會根據面料不同,分為純棉、針織、化纖等,同時將男女式T恤、襯衣、外套等數種品類區分開來。


經過這分揀工這一套的操作,舊衣服會被分成時裝、童裝、內衣、褲子、校服、工服、床單、書包、襪子等多達140多個品類。


包類會被分為學生書包、電腦包、皮包、單肩包、雙肩包等多個品類。


分揀過程中,稍有破損和褪色的衣服即被定為“不合格”,會被直接棄在鋪在地上的床單上,等待廢料回收。


分揀出來的衣服經過質檢、稱重后,會被推向“打包區”。打包工張建文每打包一個包裹,習慣在本子上畫上“正”字的一筆——區別于分揀工,他們賺的是計件工資,包裹的單價從2.6元到3元不等。如果順利的話,張建文每天可以打包將近200包,和工友均分,每人大概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被壓縮后的舊衣服。


等待打包的中國舊衣。


張建文在打包舊衣。


壓縮后,打包好的舊衣服。


打包過程由兩位工人協作完成,他們會將分類好的衣服成批放入液壓打包機中,在最頂端放置好寫著貨物信息白色紙張,并附上塑料保護膜。


舊衣服頃刻間被壓縮成統一規格的長方體,它們在包裹中緊密地重疊在一起,猶如巖石中的夾層。用塑鋼打包帶捆緊后,包裹隨即被堆放在成品區,等待出口。


劉念影在舊衣堆中分揀胸罩。


車間西側堆積著等待分揀的內衣包裹,足有一人高。



   3   

“每個人都喜歡有牌子的衣服”


最近關于中國二手衣服火遍非洲的文章在互聯網層出不窮。有文章稱,“在非洲,印有漢字的二手衣服正在逐漸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非洲人真的喜歡掛有中國漢字的衣服嗎?”我問。


“誤解了!”渠成峰擺了擺手說,“非洲人和中國人一樣,其實不愿意穿那些帶有漢字的廣告衫,每個人都喜歡有牌子的衣服,像耐克阿迪當然更受歡迎。”


一位戴著印有“中國”字樣帽子的女工在分揀衣物。


目前,“欣成”的舊衣已經出口到非洲十多個國家,以肯尼亞和烏干達為主。以噸算的二手衣服到達烏干達港口后,一級批發商會將包裹分批銷售給二級批發商,后者會以“包”為單位分發給下一級批發商——經過一輪輪的分銷,舊衣最終擺到了散戶手中,擺上地攤。


這些被壓縮打包好的衣服將被出口。



由于中國舊衣產業越來越透明,競爭越發激烈,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很多舊衣出口工廠為了爭取利潤最大化,選擇在國外開設檔口。



閱讀延伸:非洲老鐵最時髦的衣服,是你扔掉的二手貨


   4   

80%非洲人在穿二手衣服



二手衣服再交易,早已不是一個新鮮事兒。


話題雖小眾,至今仍不衰。今日再提及,與君共話之。


據相關數據顯示,按照一件衣物的平均壽命3~4年計算,如果中國平均每年每人購置5~10件新衣物,每年每人遺棄3~5件舊衣物,那么國內每年將產生超過5000萬噸的舊衣服。


你家里的衣柜,是不是一直處于超負荷狀態?過時過舊不想要的衣服,大多直接拿垃圾箱扔掉,有心的人會聯系公益項目捐助,直接送人穿二次利用算是好的。


每個人每年產生這么多舊衣服,最終它們都去了哪兒呢?


在非洲,買二手衣服,像買菜一樣



 01  非洲的舊衣服市場到底有多大?



首先,非洲人口排名世界第三,擁有十幾億的人口,接近全球人口的1/3,且集中了世界上最貧窮居民。因此二手衣服在非洲一度是暢銷品。


有數據顯示,早在2004年,烏干達購買的服裝中有81%是二手服裝,2005年二手服裝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服裝進口量的一半。


人民日報2018年的一篇文章援引聯合國的數據稱,80%的非洲人在穿二手衣服;2017年,東非共同體進口了1.51億美元的二手服裝和鞋子。


對他們來說,新衣服一般都是在聚會的時候才會拿出來穿,而穿二手衣服不僅不用擔心撞衫,重要的是價格便宜、款式多樣。




 02  為什么在非洲能賺錢?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


為什么大家如此青睞于舊衣服的二次售賣,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利潤空間大。


隨著條件越來越成熟,有許多非洲當地的收購商會定期來到廣州來挑貨,甚至在廣州有辦事處。


其中一些非洲收購商,通過從事二手衣服,早已經是千萬、億萬身家。因為按照計件,許多衣服一件的收購價不足一元,但賣出去價格至少翻了十幾倍。


由于價格便宜、款式新穎,二手服裝在非洲本土市場十分熱銷。其中牛仔褲、文胸、T恤、鞋子最受歡迎。


換句話說,很多你穿了幾年早已看煩看膩了的款式,在非洲搖身一變,變成了他們的搶手貨。


因為經濟發展程度不一樣,人們對時尚審美的認知也不一樣,換個地區,換個環境,依然可以滿足當地需求。


當然,中國的二手衣服顯然滿足不了非洲東南亞地區的所有需求,就非洲的總體二手服裝市場規模來看,來自中國的二手服裝市場份額最多不超過20%。


除了中國之外,英國、德國、荷蘭、韓國日本等國家出口到非洲的規模更大。


并且歐美地區的服裝更寬大,更適合偏向歐美的非洲人體型。



目前,從中國到非洲或東南亞的二手服裝出口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鏈條。“有些采購商是當地的商人,有些是定居在當地的華僑”,一位熟知進出口鏈條的人士稱。


不過由于價格低廉的進口二手衣服對當地的紡織業造成了影響,目前已經有一些非洲國家開始有意識地提高對進口二手服裝的限制。


2016年7月,部分東非國家提高了進口舊衣服的關稅;據報道稱,東非共同體計劃到2019年逐步停止從西方國家進口二手衣服和鞋子,重新振興自己的制造業。


但是,相當的中國舊衣物出口商對此并不擔心,他普遍認為“大部分非洲國家還會需要從國外進口二手服裝”,并且至少20年內還有需求。



   5   

“轉行倒騰二手衣服?

”別沖動。


二手服裝這么賺錢,一起去搞吧?莫沖動。


二手衣服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做。沒有入行8年10年以上的,不敢輕易去碰。


與垃圾回收一樣,是個苦活累活,并且極其考驗經驗、資金、關系。怎么和傳統商販打交道,怎么和二手衣服回收廠競爭,又如何去協調好政府關系,這些你都要去想。



畢竟關乎進出口,國家和政府向來對此比較敏感和重視,出于安全因素,我國國內對進口外國二手服裝是禁止的。


并且時高時低的外匯關稅對舊衣服鞋子的影響,又會讓你心力憔悴。


再加上,近年來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環保要求日益趨嚴,想輕易倒騰二手衣服轉賣國外,并非易事。



   6   

二手衣帶來流量新入口,

京東、阿里、H&M齊涉足


一方面舊衣回收經營困難,另方面,卻不斷有互聯網公司加入到舊衣回收這個領域中,甚至京東、阿里以及一些快時尚品牌如H&M也涉足了這個市場。


以京東為例,此前京東也通過二手平臺拍拍參與免費上門回收舊衣業務。


用戶可以通過京東公益“物愛相連”平臺或下載拍拍二手APP一鍵呼喚京東快遞小哥免費上門收取閑置衣物。


京東拍拍二手也聯合利樂、寶潔、蒙牛等企業發起了“萬物新生計劃”,并聯合一些垃圾分類領域的回收合作伙伴,進入前端回收環節。


而阿里系旗下的天貓、閑魚也接入了飛螞蟻等幾家舊衣回收的平臺,并和快時尚品牌H&M達成合作,嘗試在線上進行舊衣回收,用戶可以通過這些平臺預約上門回收服務,并獲得螞蟻森林能力、購物優惠券等獎勵。



不過諸多玩家涌入這個領域,近期來看都沒打算從舊衣物回收上掙錢,而是各求所需。


比如京東和H&M更看重對品牌的拉動作用,以及打折券帶來的銷售額的提升;而阿里和飛螞蟻這類平臺更看重的是流量入口的價值,瞄準流量,希望將流量轉化到電商業務和其它廢品回收領域,來實現盈利。



   7   

如何真正有效利用舊衣物,

值得探討


回頭仔細反思,為什么二手服裝在非洲賣的那么熱?


而非洲市場對二手舊衣服的消化重任,又能承載多久?


確實,短期來看,相對于出口,舊衣的其它處理途徑幾乎都是虧錢的。


焚燒填埋、損毀再加工、打碎做工業原料、分解再生產,看似是暫時妥當的解決辦法,但哪一項不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呢?


并且一旦做不好,甚至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數百年的破壞。


落后地區和國家始終都在發展,單純的舊衣服出口勢必在將來也會進入寒冬。


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個資源,有效利用舊衣服,在未來又是一條非常值得探討和摸索的道路……

來源:看客、服裝邦、高級服裝技術圈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