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剛學習服裝制版的朋友們來說,不管是畫圖還是看圖,對服裝制圖符號及結構設計語言都是必須掌握的。今天,就為大家講一些基本的服裝制圖符號及結構設計語言。(本文適合制版新手,老司機請自動忽略。)
一、各種線條
1.基礎線
基礎線指服裝制圖過程中使用的縱向和橫向的基礎線條。上衣常用的橫向基礎線有上平線、衣長線、胸圍線、袖窿深線、腰圍線、臀圍線等線條;縱向基礎線有門襟止口線、前中心線、后中心線、前胸寬線、后背寬線、側縫線等。
下裝常用的橫向基礎線有腰圍線、臀圍線、橫襠線、中襠線、腳口線等;縱向基礎線有前側縫直線、后側縫直線、前上襠直線、前襠寬線、后上襠直線、后襠寬線等。
2.輪廓線
輪廓線指構成服裝部件或成型服裝的外部造型的線條,簡稱“廓線”。如領部輪廓線、袖部輪廓線、底邊線等。
3.結構線
結構線指能引起眼裝造型變化的服裝部件外部和內部縫合線的總稱。如止口線、領窩線、袖窿線、袖山弧線、腰縫線、上襠線、底邊線、省道、褶裥線等。
二、服裝制圖及制圖符號
為保證制圖格式的統一規范,服裝制圖的規則和符號都有嚴格的規定。
1.制圖規則
服裝制圖的程序一般是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后衣片,后作前衣片。對于具體的衣片來說先作基礎線,后作輪廓線和內部結構線。在作基礎線時一般是先橫后縱,即先定長度、后定寬度,由上而下、由左而右依次進行。作好基礎線后,根據輪廓線的繪制要求,在有關部位標出若干工藝點,最后用直線、曲線和光滑的弧線準確地連接各部位定點和工藝點,畫出輪廓線。
服裝結構制圖時尺寸一般使用的是服裝成品規格,即各主要部位的實際尺寸,但用原型制圖時須知道穿衣者的胸圍、臀圍、袖長、裙長等重要部位的凈尺寸。
在結構制圖中,根據使用場合需要作毛縫制圖、凈縫制圖、放大制圖、縮小制圖等。對縮小制圖規定為:必須在有關重要部位的尺寸線之間,用注寸線和尺寸表達式或實際尺寸來表達該部位的尺寸。尺寸表達式使用注寸代號,注寸代號是表示人體各量體部位的符號,國際上以該部位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字母作為代號。如長度代號為“L”,胸圍代號為“B”。
凈縫制圖是按照服裝成品的尺寸制圖,圖樣中不包括縫份和貼邊。按圖形剪切樣板和衣片時,必須另加縫份和貼邊寬度。
毛縫制圖是在制圖時衣片的外形輪廓線已經包括縫份和貼邊在內,剪切衣片和制作樣板時不需要另加縫份和貼邊。
服裝結構制圖除衣片的結構圖外,有時根據需要還需繪制部件詳圖和排料圖。部件詳圖的作用是對某些縫制工藝要求較高、結構較復雜的服裝部件除作結構制圖外,再作詳圖加以補充說明,以便縫紉加工時作參考。排料圖是記錄面輔料劃樣時樣板套排的圖紙,可使用人工或電腦輔助排料系統進行樣板的套排,將其中最合理、最省料的排列圖繪制下來。排料圖可采用衣片的1/10縮比繪制,圖中注明衣片排列時的布紋經緯方向,衣料門幅的寬度和用料的長度,必要時還需在衣片中注明該衣片的名稱和成品的尺寸規格。
2.制圖比例(表1一1)
注:在同一張紙上,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將比例填寫在標題欄內;如需采用不同的比例時,必須在每一零部件的左上角表明比例,M1:1、M1:2等。服裝款式圖的比例,不受以上規定限制。
3.圖線及畫法(表1-2)
為方便制圖和讀圖,對各種圖線有嚴格的規定。常用的有粗實線、細實線粗細虛線點劃線雙點劃線六種,各種制圖用線的形狀作用都不同,各自代表約定的含義。
注:同一圖紙中同類圖線的粗細一致。虛線、點劃線及雙點劃線段長短和間隔應各自相同。點劃線和雙點劃線段的兩端應是線而不是點。服裝款式圖的形式,不受以上規定限制。
4.制圖符號(表1-3)
三、結構設計語言
服裝部位代號是為了方便制圖標注,在制圖過程中表達以及總體規格設計。部位代號是用來表示人體各主要測量部位,國際上以該部位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為代號,以便于統一規范(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