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產品競爭力不強,差別化能力差的服裝企業而言,庫存壓力的襲來,或許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未來若庫存因素不能有效緩解,隨庫存崩塌的服裝企業,或將拖垮貿易商和織造企業。無論何種態勢,總而言之,庫存消化任重而道遠,依舊是目前紡織產業鏈的首要任務。
在紡織服裝領域,存貨高企一直是行業通病,這一指標也受到關注。隨著2021半年報陸續發布,上市服裝企業幾家歡喜幾家愁,部分服裝企業的“窘況”一覽無余,而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庫存危機”仍在蔓延。
服裝企業正步入庫存怪圈:
8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均超10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43只紡織服裝股中,截至今年上半年,有39股的存貨金額超億元,美邦服飾、安正時尚、搜于特、太平鳥、森馬服飾、際華集團、海瀾之家、雅戈爾8股的存貨超10億元,其中雅戈爾的存貨金額排名第一。雅戈爾的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雅戈爾的存貨金額為165.75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約19.67%。據了解,雅戈爾的存貨分類包括材料采購、在途物資、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在產品、發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資、擬開發土地、開發產品、開發成本等。其中雅戈爾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約12.7億元,對應的賬面價值約11.98億元。同時據記者查詢歷年年報發現,太平鳥自上市以來,僅有2018年一年存貨出現0.12%的降低,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賬面價值從2011年的6.64億元不斷增長至2021年上半年的23.64億元,已占總資產的27.77%。該公司在報告中提到,公司存貨金額仍然較大,占總資產的比重較高,如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或出現競爭加劇等原因,就會導致存貨變現困難,公司將會面臨較大的存貨減值壓力和跌價風險。
對服裝企業而言,庫存始終是其主要的痛點之一。產品積壓不僅占用了公司的運營資金,也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獲利成本,拉長產品的周轉周期,從而降低公司的整體利潤。而對于龐大的庫存,關閉經營不善的門店,打折促銷則成了多數服裝企業去庫存的傳統做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服企高管坦言:“目前服裝企業消化這些庫存需要很長時間,但銷庫存背后還需要利潤支撐,財務報表一難看,銀行就會跟在后面催債,所以,越來越多服裝企業正步入庫存怪圈。”終端存量沒及時銷出
織造企業步履維艱,外貿接單戰戰兢兢
紡織和服裝是唇齒相依的行業,終端存量沒及時銷出,會直接波及紡織業的發展。面料商缺乏批量性大單,織造廠家走貨速度緩慢,坯布庫存也隨之而來。再往下循,便是原材料的持續性價值下跌,造成原料生產的壓力。
從近期紡織面料貿易端來看,滌綸長絲及終端織造成品庫存呈現上行趨勢,而三季度以來織造原料庫存不斷下降,也印證了下游織造采購規模及頻率減少的趨勢。海內外疫情反復,紡服出口阻力較大,而內需不振,織造企業步履維艱,目前多地織機已有降負的趨勢,部分庫存較高的企業短暫停車。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面料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今年上半年的旺季市場不及往年,淡季之下面料訂單更是表現不佳,除了部分秋冬面料熱銷之外,其他產品都走貨困難。沒有訂單,織造企業的庫存增速也變得極快。
2021年已走進9月,目前來看,外貿形勢依然具有不確定性,多數出口紡織企業對下半年訂單持謹慎態度。海外疫情反復、海運費、國際關系,同時疊加紡織服裝庫存過高,導致了外貿接單也戰戰兢兢。對于那些產品競爭力不強,差別化能力差的服裝企業而言,庫存壓力的襲來,或許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未來若庫存因素不能有效緩解,隨庫存崩塌的服裝企業,或將拖垮貿易商和織造企業。無論何種態勢,總而言之,庫存消化任重而道遠,依舊是目前紡織產業鏈的首要任務。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