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制造業城市“求救”:復工三個月,但訂單只有平時的一半

發布時間:2020-05-25  閱讀數:10641

這次疫情中,底子脆弱、現金流不夠充沛、抗風險能力差、無法隨時應對危機的企業終將淘汰,而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則表現出很強的韌性,能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元氣(比如在服裝行業,轉型新零售的企業就比純粹代理商模式的企業情況好得多)。

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里子。

——《一代宗師》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來看一張圖。

?

?

這是中國內地GDP前20城,橫軸對應它們的人均GDP,縱軸對應第三產業(服務業)占GDP的比重。

?

不難看出,整體上,隨著人均GDP的升高,第三產業占比是逐漸增大的。

?

這幾乎是一條通行的規律,橫向對比全球如此,全國如此,縱向對比每座城市的過往也是如此。

?

?

原因是相互的。當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自然需要更好的服務;同時,更好的服務自然附加值更高,能創造更多的GDP。

?

反觀制造業,想創造更多的GDP很容易遇到瓶頸:方法一,把產品賣給更多的人(出海),但市場不易搶占,貿易壁壘也不易突破;方法二,提升產品性能、生產效率(創新),但科技革命哪能天天都有?

?

于是,美國、西歐、日本,都走過了一條消費升級、產業轉型、經濟結構向服務業傾斜的發展道路。

?

中國也在走這條路,只是我們的體量太大,人口太多,沒打算放棄制造業。

?

《一代宗師》里說:一門里,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里子。面子不能沾一點灰塵,流了血,里子就得收著,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毀派滅門的大事。

?

如果說服務業是光鮮亮麗的門面,那制造業就是咬緊牙關的里層。疫情期間,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些只有面子沒有里子的國家,攤上大事有多么手足無措。

?

然而,自2012年,全國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以來,提升服務業占比成了地方政府的時尚。翻看一座城市的統計公報,如果第三產業比重從前一年的50%變成了 51%,往往忍不住自夸一句:“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進一步壯大”。

?

服務業占比高,就是產業結構優、發展動力足嗎?

?

我們來看看四座一線城市的情況。

?

?

例如廣州,第三產業的人均產值高出第二產業許多,這種情況下,產業結構向服務業傾斜,人員向服務業流動,才有可能稱之為“優化”。

?

而深圳,第二、第三產業人均產值差不多,服務業固然是現代服務業,制造業也是先進制造業,因此第三產業比重雖然比廣州低10個百分點,也不會有人覺得深圳的產業結構需要“優化”。

?

問題來了,不少西部城市、北方城市(尤其是省會),第三產業人均產值比第二產業低30%以上,這時候服務業占比提升,算什么?

?

不是服務業在做大做強,只是制造業越發落后而已。

?

每當此時,那些仍在努力發展第二產業的城市,就顯得尤為珍貴。

?

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泉州

?

?

2019年,泉州的三次產業比例為2.2∶58.9∶38.9。這個58.9%的第二產業占比有多夸張呢?放眼全國,只有一些資源型城市(比如榆林、克拉瑪依)的占比高于它。

?

而且,泉州的第二產業增速8.4%,位列TOP 20城市之首。

?

而且,泉州民營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超過八成,完全不是政府投資拉動型。

?

或許泉州自己,頗為苦惱于第三產業的落后,但在我們眼中,它簡直是滄海遺珠,需要圈起來保護。

?

然而,今年以來……

?

諸多產業中,受疫情沖擊最重的就是制造業。國內疫情平穩后,恢復最慢的也是制造業。別看全國“復工”都喊了三個月了——生產端是逐漸步入正軌了,需求端仍然低迷,民眾的消費信心并沒有恢復,外貿更指望不上。

?

今年第一季度,泉州GDP增速-10.3%,全省倒數第一,其中第二產業增速-12.2%,令人揪心。

?

泉州的民營企業多,小企業多,它們的抗風險能力弱,冬天不好過。抱著這樣的關切,我們采訪了一些當地的觀察者,從收到的反饋來看,雖然地方政府積極有為,但情況確實頗不樂觀。

?

泉州的情況,也能反映出許多制造業城市的現狀(我們后續也會采訪其他城市),它們需要被關注。


制造業在疫情中把我們保護得很好,現在換我們保護制造業了。



Q1

泉州制造業的復工情況如何?



自疫情發生以來,泉州企業在復工這塊比較積極:第一批是從2月3日就開始復工,主要是保龍頭企業;第二批是從2月9日開始,當時的制造業復工率達60%-70%;到了2月下旬,規上企業基本全面復工了。

?

3月7日,泉州一酒店突發坍塌事故,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件事之后,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對復工的口子收得更緊了。政府對某些特定行業如人群密集、密閉室內空間等的復工審批更嚴,企業在后續防疫物資的準備上也更加緊張,最終導致中小微企業的復工相對滯后。但這可能也是國內中小微企業的普遍現象。


泉州一酒店突發坍塌事故


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外向型企業的復工問題,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訂單尚未出現大面積取消,但大部分都延期了,這導致很多外向型企業無所適從,這些企業目前基本都處于產能吃不飽的狀態,員工處于要么輪班上崗、要么放假的狀態。



Q2

泉州制造業復工最大的困難是



泉州制造業主要分兩塊:一塊是以內銷為主的自有品牌,比如安踏、特步、七匹狼、九牧王等鞋服、體育用品;另一塊是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產業鏈,比如涉及到為一些國際性企業提供原材料的紡織企業,比如給耐克、阿迪、ZARA等歐美品牌代工的企業,以及具有泉州特色的工藝品企業等。

?

自有品牌最大的問題是國內消費端的疲軟,目前國內疫情管控尚未完全放開(也就是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態),消費者逛商超的意愿還不是很高,并且鞋服類消費品并非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基于對未來收入減少的預期,有可能減少了鞋服等非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支出預算。

?

據我了解,目前自有品牌的銷量雖有所恢復,但遠未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銷量方面的受影響程度起碼達到30%-50%。比如龍頭企業往年都是20%-30%以上的增長,現在可能第一季度是20-30%的負增長,一正一負,幾乎影響一半的營收。

?

營業中的商場,顧客稀少


泉州自有品牌還有一個問題是,銷售以傳統線下渠道如品牌店、商超渠道為主,線上占比并不高,即便是龍頭品牌,線上的銷量也基本上只占到總銷量的20%-30%,更不要說其他中小企業了。

?

疫情發生后,很多企業加緊布局線上,紛紛直播賣貨,但說實話,在產業鏈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匆忙開始直播,作為一種應急手段確實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甚至不排除部分企業找托購買,來突顯亮眼的直播數據。

?

外向型企業這塊的問題也比較麻煩,目前不少國外訂單延遲或取消,從數據上大致估算,泉州出口型規上企業這塊,如果是純出口企業,訂單只剩下1/2甚至1/3,那些除了出口還供給國內的企業,訂單量尚能維持在50%-60%左右的量。

?

不過,最令人擔心的是,過去3-5年,因為國外訂單量的增加,泉州許多外貿企業都擴張了生產線,加了不少杠桿。早在疫情之前,泉州部分紡織、服裝等出口企業已經出現問題,比如因為需求端疲軟,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情況,甚至出現了不健康的“面粉比面包還貴”的局面。當年這種現象不唯泉州獨有,在全國傳統制造業企業里也具有普遍性。

?

疫情的沖擊對這些高杠桿的外貿企業來說,可謂雪上加霜。從這個角度說,風險極大的恰恰還不是中小微企業,而是前期加了高杠桿的規上企業。杠桿有多高?部分外貿規上企業的負債率,如果以年營收數據來對比,甚至可以達到100%。

?

從未來看,假如歐美疫情能在二季度被按下去,對泉州外向型企業的影響尚且可控;如果歐美疫情持續到三、四季度,高杠桿疊加疫情沖擊,金融機構的支持如果出現收緊或對逾期缺乏一定的容忍度,恐將出現批量停工停產,甚至倒閉現象。



Q3

政府如何鼎力相助



相對來說,泉州財政對產業經濟的依賴度大于土地財政,而泉州傳統產業以及外向型經濟都在疫情中受損嚴重。因此,泉州政府層面也很著急,做了很多事情去幫助企業。


最常見的就是給予企業稅收、社保等方面的減免,比如無紡布生產企業華諾公司,因為當地政府給予的電費優惠政策,每天能省下2萬元左右的電費,社保方面可以緩交、少交,部分不交。


政府的用心雖好,但畢竟這方面政府投入資金較大,只能是緩兵之計,卻不是長久之計。一季度泉州財政收入下滑比較明顯,最根本的還是要讓企業盡快運轉起來。


所以,政府第一時間牽頭跟商業銀行接洽,為當地的核心企業爭取更優惠的貸款利率,比如華諾公司存量貸款利率下降,目前年化貸款利率不到6%。再比如當地的染整龍頭企業福建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僅在疫情期間獲得了1000萬的信貸資金,且利率比平時低10%。


此外,石獅有8000多家紡織服裝上下游企業,在2月底,經過摸底調查,石獅至少有1300多萬件的鞋服庫存。為了幫助鞋服企業去庫存,當地政府組織了好幾次直播活動,石獅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春輝更是當主播親自帶貨。


石獅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春輝
正在向網友推介石獅市


2月22日,石獅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2020石獅品牌服裝網上直播專賣節暨網紅選品節”,促成36家本地服裝企業與直播機構簽訂意向采購金額1.5億元,直播銷售1.19億元。


4月18日,石獅將原本每年固定舉辦的線下展會搬進直播間,通過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共同打造直播云會,累計關注瀏覽量超過8.5億人次。


據不完全統計,石獅市服裝企業通過直播“帶貨”或引流銷售的經營額超過20億元。


這次疫情中,政府層面有兩個做法令我印象深刻。


泉州是制造大市,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企業要盡快復工復產首先要解決外來務工人員返工問題。2月初,晉江兩級政府通過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協調瑞麗航空公司臨時加開芒市直飛泉州航班,并給予機票價格優惠,這是福建省的首個員工返崗包機。此后,多家泉州企業都紛紛在政府的協助下,包機、包車將員工從家門口送到工廠。



第二個就是政府組織直播節,市長親自直播帶貨。并且時間點比較早,當時國內尚未掀起領導干部帶貨的風潮。這個做法起到了很大的示范效應,目前石獅市大到卡賓、木林森這樣的知名企業,小到服裝城里的小檔口都紛紛拿起手機直播帶貨,幫助企業找到了一條出路。



Q4

對于未來,你有什么想說的?



早在這次疫情之前,泉州制造業的分化已十分明顯,拿自有品牌來說,放到5-10年前,安踏、特步、361度、貴人鳥、鴻星爾克等品牌占據著差不多的市場份額,如今只剩下安踏一家獨大,別的品牌基本都被壓垮了。比如,目前安踏市值為1760.37億港元,而361度的市值是20.88億港元,僅為安踏市值的1%。


巨頭之間相互廝殺,最后只剩一個巨頭,這是一種趨勢。大分化是一個很殘酷的階段,但毫無辦法,而疫情只會讓這種痛苦來得更快更猛。雖說疫情不至于讓泉州制造業出現大批量倒閉的情況,但很多企業的日子一定會非常難過,并且一點點走下坡路,直到幾年后徹底倒閉。


從2020年第一季度數據看,泉州GDP為1997.64億元,位居福建省第一位,但從增速上來說卻排在福建省各地市中的最后一位,名義增速為-8.76%,實際增速為-10.30%,下降幅度比較大。

?

放到全國來說,一季度GDP增速最差的當然是武漢,但泉州在各大城市的排名中也基本上位于倒數幾位。

?

因為泉州以傳統制造業為主,受疫情的沖擊尤其大。雖然泉州政府也采取了各種各樣支持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提振消費等措施,比如與拼多多、阿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發放了消費券,但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有待觀察。


泉州市政府與拼多多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若在以往,泉州的本地消費市場優勢性很強,如今雖然餐飲、酒店等服務業都復工了,但據我觀察,人流量至少減少了40%-50%,許多小老板只能死撐。


我覺得泉州是中國的一個寫照,泉州乃至中國的制造業擁有如此大的產能,靠內銷是遠遠不夠的,主要是供給全球。所以,一方面全球化的路必須堅定地往前走,沒有回頭路;另一方面,必須加快渠道變革、數字化轉型升級,深度挖掘內需市場。

?

目前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但國門依然緊閉,對國際人流進入中國依然控制極嚴,這對國際商貿往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障礙,對國際性訂單負面影響非常明顯,對于中國制造業乃至整個經濟來說挑戰非常大。

?

我個人認為中國當前對疫情的防控有點過度,我們應該對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有一定的容忍度,比如每天新增幾十個乃至上百個,目前的管控能力完全可以做到可防可控,沒必要、也不可能偏執于要做到零新增。


嚴厲的問責機制不但導致地方政府的防疫措施層層加碼,經濟、社會代價極其高昂,而且從疫情的傳播情況來看,也是不科學的。


這次疫情中,底子脆弱、現金流不夠充沛、抗風險能力差、無法隨時應對危機的企業終將淘汰,而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則表現出很強的韌性,能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元氣(比如在服裝行業,轉型新零售的企業就比純粹代理商模式的企業情況好得多)。


面對疫情,有些企業身段很靈活,比如很多紙尿褲企業、鞋服產業迅速轉產,彌補了疫情的損失。


一些企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比如一些機械設備企業雖然拿不到訂單,但它們快速研發口罩機等生產防疫物資的設備,甚至取得了更多的收益。當然,這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有的企業一次性拿到了一兩百萬的補貼。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